2018-04-24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懒人网
消费文化是城市生活的大头,商业之水无孔不入。一个地铁灯箱广告,向明星展现,也向嚼着煎饼赶地铁的小白领展现,眼界都被抬得差不多高;社交网络搭桥,网红买手助推,更是大大促进消费知识的扩散,好吃好玩好用的,前一秒钟在上海兴起,后一秒就抵达武汉。
没错,富起来的中国,从没有拒绝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也要承认,过度的商业化确实在制造“肾可以不要,iPhone必须买下”的消费错觉。
有人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并不富裕的人在提升生活品质方面可能比一些高管更阔绰,因为这是他们够得着的即时自我奖励。
从正向来看,金融创新的力量不容小觑,芝麻信用、京东白条、各色小额消费贷,“不动声色”地推动了超前消费,让人开始担心,一个高储蓄的中国正慢慢走向个人消费的高负债。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代年轻人的父母,晚年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年轻人眼下家庭负担还不大。
而反向刺激则是压力。生活有压力,“反正买不起房”,很多年轻人索性在其他物质消费上放飞自我;工作有压力,据说十点后加完班的出租车上,不少女性白领喜欢打开淘宝,怒刷几单,以解心头愤懑。
其实,与这些有着强大消费能力的人群比起来,那些在都市中真正“花不起钱”“不敢花钱”的人群,才更像真正的“隐形贫困人口”。或许,他们更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继隐形贫困人口给网友带来的扎心后,网友们做了新的深刻思考,一波新的词汇出炉。
比如朋友圈还藏着一群……
还有这种人,内心充满了羡慕。
看完我必须骄傲地说跟你们不一样,隐形?不存在的……
我是显性贫困人口,看起来很穷,实际上更穷
阅读延展
|
|
||||||
|
|
||||||
|
|
精选图文
热门排行
懒人推荐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