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刘峰,我绝不会在失去一只手臂后再走进那个文工团大院,修地板?修他奶奶的!如果我是刘峰,我只会去医院看望何小萍,因为在整个文工团里,只有何小萍值得刘峰以诚相待,因为“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懂得善良”。
还好,冯导精心地呈现了这一幕:当面对身穿病号服、双目呆滞的小萍,刘峰辛酸地转过身去,流着泪说“我是刘峰”的时候,邻座的女观众流泪了,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真正的知音,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淡漠。小站一别,十年后刘峰和何小萍才再次相聚,但两人却能相依为命,把彼此当成唯一的亲人。
同学真的不算什么,就像文工团里的那些人,不过是个带某种符号的车厢,载着我们走了一程。至于我们能有真心的朋友,并非因为我们是同学,而是因为我们是三观一致的同类。换句话说,即便我们不是同学,是同事、战友,也同样会成为至交。
同学群就像阑尾,有它可以,没它也罢。总拿同学群说事儿的人,不是还滞留在校园未断奶期,就是另有其它目的。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读书时形影不离,中间失散多年,再相聚时依然无话不说,毫无陌生感。前段日子,他给我发来几张照片,是小时候我们家住过的楼房,文字里说:虽然这片要改造,但看公布的规划,你家的老房子看来会保留下来。这话让我很是感动。
小时候,我们经常相互到对方家去,这些老房子留着我们当年的记忆。其实,我俩从没在一个班,但关系要比同班同学还要好。人与人的相处相知,不在时间长短,更不在名头,比如同学。一个和你三观不合的同学,即便和你同窗数年,也不过是留下一堆腻歪的回忆,毫无意义。
同样是战友,《芳华》里的林丁丁给刘峰带来了什么?那些以嘲笑挤兑人为乐的人又给何小萍带来了什么?文工团不过是人生中的一站,过滤掉那些渣滓,刘峰的记忆中留下何小萍,何小萍的记忆中留下刘峰,这就足够了。
至于同学群,就那么回事。如果有交情,我们可以私下聊;没有交情,群里再装逼得热闹,我们也无话可说。如果见了面,那就真的只剩下尴尬:对对,你不是那个老谁吗?
我们相遇,是命运的偶然,我们拜拜,是三观的必然。得,还是省省吧。
延伸阅读:请停止无效社交
01
毕业季,一个男生在微信后台问我:“老师,怎么样才能认识那些很厉害的人?”他刚进入一个行业,急于结识行业大咖。
我说:“多跟他们交流,多向他们学习。”
他有点泄气地说:“我向他们请教问题,想方设法地靠近他们。这些老师大多都很亲切,可是不管我多主动,最后还是我认识他们,他们不认识我。”
“你的履历有什么比较亮眼的地方吗?”我直白地问他。
“我挺普通的,所以我才特别想认识厉害的人啊。”
话说到这里,我就明白了:认识大咖牛人容易,让牛人大咖来认识你却很难。这个男生,一无亮眼代表作品,二无可靠平台背书,想要认识牛人大咖,难上加难。对方亲切,是因对方的涵养,但那只是接待粉丝和仰慕者的客气,不代表会接纳你作为朋友圈的一员。
是否有愿意提携后辈的行业大咖呢?当然有。但前提是你的才华有作品为载体,你的优秀即使没有变成名气和成绩,至少也已经是可见的潜力。
比如萧红和鲁迅的关系。成名前的萧红,只是文坛一个边缘化的小人物,而鲁迅已是久负盛名、举足轻重的文坛大佬。他的朋友圈里有蔡元培、胡适、章太炎、陈寅恪……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如雷贯耳。
那她凭什么进入鲁迅的圈子,凭什么成为鲁迅家中常客?鲁迅为什么愿意替她背书,介绍她进入文坛?还高度评价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因为她的才华和灵气,因为她充满力量的文字,因为她可以和鲁迅先生平等地交流文学和思想。
结识很厉害的人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成为很厉害的人。
仰望一个很厉害的人,你最多聊天时多一个“我认识某某某”的炫耀资本,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才算真正意义地进入他们的圈子。
我想起了朋友说的一件尴尬事。朋友有一个大咖云集的微信群,里面的人不是自媒体大咖,就是畅销书作家,大家互相帮忙,相处融洽。
后来,不知道谁把一个新人拉进了群,可能是见到群里那些名字太兴奋,她把每个人的微信添加了一遍,没有通过好友就不死心地重复添加,大家不堪其扰。终于几个人私底下聊天吐槽,发现这个事,有个耿直的,直接就和群主(我朋友)反映了。很快她就被“请”出了群,更尴尬的是,因为她,群规里多了一条“为避免打扰,请勿随意添加群成员”。
当你的能力、地位、资源配不上你的社交野心,你所做的不过是无效社交。
02
“这是我的名片。”
“互相加一下微信吧。”
“群发一条节日祝福。”
每个人都经历过吧!
当记者时期,是我社交欲最旺盛的时候。那时的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社交狂”,搭讪、攀谈、交换名片、加微信、聚会……我总是穿梭在人群里不厌其烦地重复社交,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可是很快我就发现,这是虚假的成就,我所做的根本就是无效社交。
名片存多了,再拿起来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即使存了手机号也没有拨打过;微信添加多了,除了最初的打招呼,再无交流,朋友圈尽是陌生人,刷很久才能刷到一条熟人的状态。最初交换联系方式,当然是相信彼此有互相需要的地方,可是我和他们再无交集。显然,拿到名片,加上微信,并不是社交顺利的标志。
我突然想起了新闻报道过的一个夸张囤物癖,疯狂囤积物品数年,竟然连基本的生存空间都被挤占了,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傻瓜。可是我们收集名片、狂加微信的行为,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囤物癖吗?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社交并没有错,错在你的社交只有数量,没有质量。
社交的质量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社交对象的质量。我们不能什么人都囊括到朋友圈里来,我们需要花时间考量,一个人是否值得继续交往,比如人品是否可靠,志趣是否相投,人生是否有交集,在某个层面是否可以互利共赢?我们不能挑选亲人,但我们可以挑选朋友。让不喜欢、不重要的人充斥朋友圈,不过是分散精力、徒增烦恼的无效社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