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议个人用户勤换密码
瑞智华胜的案件再次暴露了加强互联网数据安全的迫切性。难以想象,一家不足百人的中小企业,就窃取了超过30亿条用户数据,多家平台的用户几乎等同“裸奔”。
有数据表明,2017年我国由互联网衍生出的黑灰产业已达千亿规模,且每年仍在以30%的增速增长。
阿里安全归零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显示,因用户信息泄露而产生的电信诈骗案件仍处于频发状态,仅在2017年4月至12月的8个月中就观测到电信诈骗超过43万起,案发资损达1亿9千万元,受害人员超过5万人。2017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3.1万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5.3万名。
中国互联网协会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国内有6.88亿网民曾遭受不同程度的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达915亿元。
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数据泄露事件同样屡见不鲜。
2016年底,媒体曝出京东疑似有12GB用户数据外泄,京东之后回复称,该数据源于Struts 2的安全漏洞问题,“当时国内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及大量银行、政府机构都受到了影响”。
2017年3月,Facebook数据泄露丑闻爆发,至少8700万用户的隐私数据疑似泄露。受此影响,Facebook股价在之后下跌超过20%。
在互联网几乎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的必需之后,关于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变得愈发重要。但在大规模地数据泄露事件面前,个人用户却很难起到什么作为。
技术风控产品负责人张晓科称,个人用户只能最大限度降低隐私泄露所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比如勤更换账号密码、不要在陌生的网站或服务商输入个人敏感信息等。
作为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商,互联网企业在数据保护面前有着不可替代的责任。数以亿计的用户撑起了全球科逾9万亿美元的市值,当互联网愈发呈现寡头化趋势之后,相关企业必须以更高的要求来保障个人用户的隐私安全。
毕竟,谁都不想在网络上来一场“裸奔”的狂欢。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