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麝香因为其来历的不同其产地悬殊。林麝一般散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一带,海拔为3000m的针叶林区;马麝散布在青藏高原地区,而原麝则首要散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一带地区。
麝香的采制一般是人工取香,在冬春两个季节内捕猎,之后割去麝的香囊,阴干,此为“毛壳麝香”;而取出香囊中的排泄物,则成为“香囊仁”。[1]
动物特点
麝
拉丁文学名:Moschus moschiferus L.
别名:香麝、獐子、山驴子。当门子,脐香,麝脐香,四味臭,臭子,腊子,香脐子,遗香,心结香、生香、元寸香
科属分类:脊椎动物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yla、鹿科Cervidae
林栖兽类。
体形较小,体重8~13公斤,身长65~95厘米。被毛粗硬,曲折如波涛状,易折断。男女均无角。耳直立,上部圆形,眼圆大,吻端暴露,无眶下腺及跗腺。
雄性的上犬齿特别兴旺,长而尖,显露唇外,向下微曲。雌的犬齿很细微,不显露唇外。四肢细长,后肢比前肢长,主蹄细长,侧蹄明显。尾甚短。雄兽鼠蹊部有麝香腺,呈囊状,外部略隆起,香囊外毛短而细,稀疏,皮肤显露。麝毛色均匀,为深棕色,体背及体侧毛色较深,腹面毛色较浅。背部有不明显的肉桂色斑驳,摆放成四五纵行,腰部和臀部两边斑驳比较明显。嘴、两颊、耳背、肩膊、体侧至尾及四肢外侧毛色为棕灰杂以肉桂黄色的麻斑。额部毛色稍深,耳尖及耳背纯棕灰色,耳廓内侧白色,耳基部有土黄色斑驳,下颌白色,颈部两边毛色发白延至右肩膊呈两条白带纹,脸部毛色较浅,鼠蹊部呈浅棕灰色。毛色及斑驳差异较大。有些个体斑纹少,隐约可见,有的则较明显,连成片断的黄色斑块。
栖于多岩石或面积较大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很少在平整的树林、平原、池沼或没有森林的山地。无固定的栖息地,多在荫蔽、枯燥而温暖处休息。在早晨及黄昏活动,白日休息。平时男女独居,而雌兽常与幼兽在一起。能轻盈敏捷地在险峻的悬崖峭壁和深雪地上走动,具攀爬斜树的习气,长于跳跃。视觉听觉活络,性懦怯。以松树、冷杉和雪松的嫩枝、叶子、地衣、苔藓、杂草及树枝嫩芽、野果等为食。
在我国散布很广,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三江平原等地,华北地区,西北的祁连山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北、内蒙古、四川、新疆等地均有。[2]
林麝,林麝体长约75cm,体重约10kg。毛角较深,深褐色或灰褐色,成体身上一般无明显肉桂黄或土黄点状斑纹。耳背色多为褐色或黑褐色;耳缘、耳端多为黑褐色或棕褐色,耳内白色,眼的下部有两条白色或黄白色毛带延伸至颈和胸部。四枝前面似体肢为脚印和性。成年雄麝有1对上犬齿显露,称为獠牙,腹下有1个能排泄麝香的腺体囊,开口于生殖孔相近的前面。雌麝无腺囊和獠牙。尾矮小,掩藏于臀毛中。
马麝体形较大,体长85-90cm,体重15kg左右。全身沙黄褐色或灰褐色,后部棕褐色较强。面、颊、额青灰色,眼上淡黄,眼下黄棕色。耳背端部及周缘黄棕色、耳内周缘、耳基沙黄色或黄棕色。颈背有栗色块斑,上有土黄色或肉桂黄色毛丛构成4-6个斑驳排成两行。颈下白色带纹不显,因有棕褐色和白毛稠浊而构成黄白区。腹面为土黄色或棕黄色。
原麝体长85cm左右,体重12kg左右。耳长直立,上部圆形,鼻端裸出无毛。雄性上犬齿兴旺,显露唇外,向后曲折成獠牙。雌性上犬齿小,不显露唇外。四肢细长,后肢比前肢长,所以臀部比背部高。主蹄细长,侧蹄长能及地面。尾短隐于臀毛内。雄性脐部与阴囊之间有麝腺,成囊状,即香囊,外部略隆起,香囊外及中骨有二小口,前为麝香囊口,后为尿道口。通体为棕黄褐色、黑褐色等,嘴、脸颊灰褐色,两颊有白毛构成的两个白道直连颔下。耳背、耳尖棕褐色或黑褐色,耳内白色。从颈下两则各有白毛延至腑下成两条白色宽带纹,颈背、体背有土黄色或肉桂黄色斑驳,排成4-6纵行。腹面毛色较淡,多为黄白色或黄棕色。四肢内侧呈浅棕灰色,外侧深棕或棕褐色。尾浅棕色。
中药特点
药材概述
阅读延展
|
|
||||||
|
|
||||||
|
|
懒人推荐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