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个人觉得要从动圈、动铁耳机的差别说起,众所周知,动铁耳机解析强,重高频,但是声音不够圆润,所以有动铁耳机是用来分析音乐的,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早期动铁耳机都是也并不是为欣赏音乐而存在的;动圈耳机则和动铁有点相反,解析没那么强,但是它圆润、细腻,能更好的展现中低频。
也因为两种耳机的区别导致了圈铁耳机的诞生,比如经典的AKG K3003(打个广告,个人马上送一波K3003评测,欢迎关注)。目前看来经典的圈铁耳机还是少之又少,其中原因咱也无法确切道明,当然我也不建议有人主推圈铁耳机,毕竟小米99元的圈铁耳机已经抢占了舆论高地,嗯,先不扯小米,说正经的,本文给大家带来一款2圈1铁的混合耳机。
一、开箱部分
Magaosi麦高思,有些老烧还是知道的,对初烧就不用解释了,没什么人在乎这种不知名的国产耳机厂商,个人也没兴趣挖它的简历,总而言之没名气却依然不倒,总是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的。
看到包装盒背后的英文信息,目测也是出口国外的,千万别惊讶,国产音频厂商出口国外的大有人在。型号Y3,代表的应该是3个单元,阻抗20欧,频响20Hz—20000Hz,灵敏度96dB,各项数值都比较正常。
内衬展示,还行,不会给人偷工减料的感觉;
全家福展示,腔体、说明书和耳塞套,以及一根3.5mm音频线,售价299,各位觉得如何了?如果单纯的和小米圈铁2相比,多了换线设计,还多了一个动圈单元。
二、机身部分鉴赏
标准的MMCX接头,金黄色的镀金部分还是很厚道的,挂耳部分个人试戴感觉良好,主要柔软而舒适,听诊器效应可忽略不计;
线材也是无氧铜,做的很精致,外层有透明膜包裹,收纳指数较高,L型插头就不展示了;
线控板展示,很常见的设计,曲目切换、音量调节、通话这些基本功能都有;
茶色透明外壳,看起来并不大精致,其实还有蓝色版;
模具比较常见,毕竟是299元的耳机,麦高思Y3并未打算用与众不同的腔体设计来吸引人;
虽然这茶色透明腔体不怎么吸引人,而且里面的元器件赤裸裸的还有些刺眼,不过细节上麦高思Y3还是做到位了,注意上图中有左右标识的地方,特地做了点点凸出,拔的时候会更加方便。
三、个人主观听感分享
前文说过,圈铁混合单元的存在就是为了弥补动圈和动铁的一些弱点,1+1是不是就一定大于2也不是肯定的,但每个人的耳朵喜欢不一样的听感,所以必然有人喜欢。这款麦高思Y3采用的是两个动圈和一个动铁,从成本上来算,如果只算物料成本,299元是有足够的利润空间的,因为这里并没有什么贵的东西,但是各位请注意,一副耳机的成本并非只是物料,还有模具设计费、人工费加上调音啊运营成本啊,甚至有的还有专利费,所以所有的耳机成本其实都是对比的来看的。小米耳机成本目测应该是很低很低的那一类,即使是同样的物料,首先它少了推广费,其次又以为出货量,物料费肯定也低,其它的就不说了,咱还是来说本文主角的听感,个人仅用苹果6S PLUS和马歇尔伦敦手机,后者其实算得上一款能播放器。
- 相关内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