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一家独立市场调研公司福瑞斯特发布研报,回顾和分析了美国移动支付市场的状况,对比此前艾瑞咨询对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分析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的规模大约为美国的50倍。
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的规模大约为美国的50倍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6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价值上涨至38万亿人民币(折合约5.5万亿美元),微信和支付宝主导了市场。而根据美国福瑞斯特的数据,2016年美国的移动支付上涨39%至1120亿美元,市场被许多集团瓜分,包括苹果、谷歌、三星和PayPal。
据了解,网上购物及P2P借贷等互联网金融牵头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同时,线下移动支付的势头也在猛增,2016年是实体店开始使用电子支付的一个转折点,包括超市、旅馆、商场等场景使用移动支付;另外,中国O2O平台如滴滴、美团等也都是成为移动支付的重头。
去年12月市场调研公司Kantar TNS的调查显示,亚太地区是全球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使用率最高的地区,移动支付渗透率达到53%,在北美和欧洲仅33%和35%。同时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移动支付市场。该报告称,微信、LINE、支付宝、八达通O!ePay等开发的移动支付功能,让消费者能够快速完成线上线下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过程,并培养了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的习惯。
后发优势与社交功能成“助攻”
据悉,中国的移动支付规模之所以远超美国,最大的原因在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信用卡体系已趋于完善,支付方式也十分简捷;而中国支付体系却缺乏有效的非现金支付渠道,信用卡渗透率远低于其他的发达国家。所以中国移动支付的快速增长部份要归因于后发优势,支付习惯直接从现金交易跳到了移动支付,并没有强烈的信用卡文化。
另外,中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的另一个原因来自于支付社交,微信红包是其中的代表。数据显示,近期春节的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460亿个,同比去年增长43.3%。
艾瑞咨询数据则显示,去年第三季度,60%的中国移动支付交易是个人对个人账户之间的转账。英国《金融时报》也认为,中国移动支付产品挖掘出“红包”、“信用积分”等使用场景,推动了移动支付的普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