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参加某酒厂的一个活动,与负责人聊起品牌方面的话题,他说“现在谁还做品牌······”我读书少,不太清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现在,不论厂家还是经销商,怎么把酒卖出去是他们最关心的,但营销的竞争,表面看是运作模式的选择、市场投入的力度、团队的执行力等要素,但归根结底还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应该怎么打造?下面列出了11条法则:
品牌营销第一招:开创一个品类
消费者大多只会记住一个行业或品类里面的老大品牌,而对于老二、老三品牌,消费者却总是记得比较模糊。品牌营销的第一条法则就是要“开创品类成第一”。
劲酒作为保健酒的龙头老大,技术非常成熟,国人对其“保健酒专家”的认知可谓非常深刻,保健酒作为一个大的品类,劲酒已经做到了第一的位置,有没有可能开创出新的细分品类,把劲牌“保健酒专家”的消费认知延续下去呢?
劲牌通过科学的产品测试,研发出了“苦荞酒”,在劲牌苦荞酒面市之初,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产品的市场前景如何。但劲牌凭借其成熟的渠道体系和专业化的终端运作水准,苦荞酒在短时间内便打开了市场缺口,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劲牌苦荞酒导入成功之后,市面上很多苦荞酒开始冒出来。可以说,劲牌开创了一个新的细分品类——苦荞酒品类,而从市场业绩来看,劲牌基本坐稳了苦荞酒老大的位置。
品牌营销第二招:借靠一棵大树
网上流行这样一个关于“出售书籍”的段子:一位出版商有一批滞销的书久久不能脱手,便给总统送去一本,并三番五次的问总统的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没有时间与其纠缠,便随口应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如获至宝,进行大肆宣传:“现在有总统先生喜欢的书出售。”于是,这些滞销的书不久就被一抢而空了。
“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个段子让我们明白,其实出售什么样的书籍并不重要,而关键在于这本书籍和总统扯上了关系,通过总统背书,就成了畅销书。品牌营销也是如此,如果能靠住一棵大树,借势于外力,自然会使品牌打造省很多力。所谓“大树”便是在消费者心智模式中已经形成的认知,通过借势消费者认知提升自身品牌的方式,便是“靠大树”的策略。
在白酒行业,也有这样的案例,那就是贵州的金沙回沙酒,光明正大地打出“贵州二茅台”,并称“国酒茅台为国家,金沙回沙为大家”。同为贵州的企业,同处酱酒核心产地,金沙回沙与茅台叫做“同根同源”,再把这些诉求广泛的传播出去,金沙酒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一下就提升了N个档位。
品牌营销第三招:占领一块区域
占领一块区域进行品牌营销与品牌构造的企业,可以具备两个优势:
第一,建立与区域内的人们的情感联系。人们普遍对自己所生活的地域具有深深的情感联系和地域自豪感,因此很多时候会选择本地的品牌。比如湖北人喜欢喝白云边,江西人喜欢喝四特酒。
第二,吸引外区域的消费者。深度挖掘区域文化,将品牌做成区域特色,可以形成区域位势,吸引外区域的消费者。比如贵州茅台镇的酒,大家普遍认为是好酒。通过品牌“占位”茅台镇,是一种较好的品牌营销方式。
品牌营销第四招:吸引一类人群
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一个专门为50岁以上老人服务的购物场所,其标识为“50+”超市。“50+”超市创意很简单,但又很独到。
超市货架之间的距离比普通超市大得多,老人可以慢慢地在货架间选货而不会显得拥挤或憋闷;货架间设有靠背座椅;购物推车装有刹车装置,后半截还设置了一个座位,老人如果累了就可以随时地坐在上面歇息;货物名称和价格标签也比别的普通超市大,而且更加醒目;货架上还放着放大镜,以方便老人看清物品上的产地、标准和有效期等等。如果老人忘了带老花镜,可以到入口处的服务台去借一副老花镜戴上。
最重要的是,“50+”超市仅雇用50岁以上的员工。对此,一家“50+”超市的经理布丽吉特·伊布尔说:“这受到顾客的欢迎,增加了他们的信任感。”从中获益的不仅仅是顾客,雇用的12名员工又可以重新获得工作,他们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因而积极性特别高。“50+”超市由于替老人想得特别周到,深受老人欢迎。
同时,它也逐渐被其他年龄层(例如带孩子的年轻母亲们)所接受。“50+”超市商品的价格与其他没有特殊老年人服务的超市一样,营业额却比同等规模的普通超市多了20%。
在白酒行业,有一款酒叫“郎酒郎哥”,表面看这是一款专为70/80/90年轻人群打造的酒,实际上其差异化的气质,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
品牌营销第五招:抢占一个字词
这就是全球定位大师艾里斯的“词汇定律”。郎酒抢占了“神采飞扬”,然后“爆炸”出各种产品——红花郎、老郎酒、郎牌特曲等,形成一个“中国郎”品牌家族,深深地印在了消费者的脑海当中。
传播的主题越简单,消费者越能记住,抢占一个消费者认知度比较高的字词是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方式。通过一个字可以产生关联性联想,比如洋河的海之蓝、天之蓝和梦之蓝,通过一个“蓝”字串联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品牌系列。统一的调性,能够使消费者记住,同时品牌之间能产生关联性联想,形成品牌知名度的相互促进。
营销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消费者需要的是洞,而不是钻头!这句话就像“警示名言”一样在随时“敲打”企业经营者们的脑袋。因为企业习惯了生产“钻头”,并且想尽办法把“钻头”推销给顾客,而逐渐忘记了自己生产“钻头”的目的。其实,顾客需要的是“洞”,而不是“钻头”。“钻头”只是帮助他们实现需求的工具和手段,没有“洞”的需求,他们根本不需要你的“钻头”。而当竞争对手生产出更具优势的产品或者方案来满足他们“洞”的需求的时候,他们就会抛弃你的“钻头”。
品牌营销第六招:建立一项标准
品牌营销的第六条法则就是要“建立一项标准”,通过标准的制定使自己的品牌快速被消费者接受。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