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 >
2017-11-1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懒人网

在这个崇拜速度的时代,“只要选得好,吃苦就能少”“买房早两年,奋斗少十年”之类的话越来越多。

马云成功了,他们说没选择互联网这条路,现在的马老板不过昔日爱打架的问题青年;

李嘉诚赚钱了,他们说没选择创业,现在的商业大佬就是钟表店的小伙计。

实际上,他们看到的是成功的选择带来的帮助,看不到的是背后的千锤百炼和为选择努力的厉兵秣马。

斯坦福大学企管研究所创意与创新行销课程教授、社会心理研究专家,被称为“硅谷最有创意的人”和“现代选择学之父”的迈克尔.雷在其畅销书《成功是道选择题》中明确写道:

“许多人获得了财富、荣誉,但内心却越来越痛苦,觉得生活缺乏意义,其根源就是最初的选择出了问题。

努力不达标时就用浅薄的脑子“深思熟虑”做出选择,“一条路走到黑”才觉得自己错了,太晚了。”

认为选择比努力重要的人,那是不知道后半句。

迈克尔教授告诉读者: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步步为营,只有足够的人生积累,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

简而言之,努力是做出正确选择的基础。

万千条路, 哪有那么容易就选对?

一定是努力让能力、眼界、学识都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走出的那一步,才叫“选择”。

遗憾的是,很多人深陷“选对了就能成功”的流毒,把不知深浅的决定当深思熟虑,把不明所以的道路当金光大道,还洋洋自得嘲笑那些认真努力的人。

“我不用下死功夫就要成功了,看看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多么愚蠢。”

殊不知,愚蠢的那个人正是他自己。

瑞典隆德大学心理学大师Petter Johansson和Lars Hall做过一个选择实验:

实验员展示了两张女性照片,让参与者选择最有吸引力的一张。

做出选择后,实验员把照片交给参与者,并让其说出原因,大多数参与者拿到照片后找了很多理由来证明其吸引力。

实际上,他们拿到的照片根本就不是自己最初选择的那一张,因为实验员偷偷将其调换了。

然而,几乎没有人发现这一点。

更有趣的是,接下来实验员告诉他们给错了照片,并拿出最初的选择那张时,参与者们寻找的理由和上一次几乎没有显著差别。

Petter和Hall将实验结果对比后认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出于盲目,他们一遍遍找理由给自己催眠“我选的是对的”,其实如果他们做出了另一个选择,亦会如此。

就像盲人摸象,盲人眼睛看不见,抓住象鼻子,就说大象是蛇的样子;抓住象腿,就说大象是柱子的样子。

不努力提高自己的眼界,反而听别人说股市赚钱,就盲目投钱进去;看到互联网很热,就自己想创业。这样的人,和摸象的盲人有什么区别。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毕业于知名高校的年轻人,自认为有能力有学识。毕业三年,工作换了三份。

原因是他觉得选择可比努力重要多了,自己应该选择更好的。

第一次,他根据专业选择了新闻,入职后觉得累,就辞职了。

第二次,看到别人做房地产,立马去应聘。一段时间后,觉得不适合,再次辞职。

第三次,想着马云、刘强东都是做互联网起家的,到了一个互联网公司。几个月后,又开始抱怨选错了。

按照这个年轻人的观点——“选择比努力重要”,毕业三年,他选了三次,按理说应该小有成就才是,为什么最后却是一事无成呢?

秘诀就在于努力,没有努力支撑的选择不过是无头苍蝇,


  • 相关内容:


  • 百度搜索“选择比努力重要?那是你不知道后半句”
  • 懒人网本文地址:http://lazyren.com/html/encourage/2017/1117/9287.html


    阅读延展

    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支持你迈向成功之路 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支持你迈向成功之路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个淘气的男孩,他的父亲有一个养鸡
    垃圾里淘出的诺贝尔奖 垃圾里淘出的诺贝尔奖
    1970年的一天,日本筑波大学的白川教授在东京技术学院实验室指导学生做用乙烯气制取聚乙炔的实验时,一个外国的留学生没有听清规则,误把比实际需要量多1000倍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用烤羊肉串支撑赛车梦想 梅花香自苦寒来用烤羊肉串支撑赛车梦想
    当过小工,做过厨师,跑过长途货运,卖过烤羊肉串,但这一切,都阻止不了他执著的赛车梦 起步于新疆:打工小伙迷上赛车运动 今年27岁的贾景彪是新疆人,12岁的时
    扣掉你1分,是为了你好 扣掉你1分,是为了你好
    他从小就有个理想,就是做玉雕师傅,把那些最不起眼的石头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 1958年,他有幸进到玉雕厂。第一天上班,他看到师傅们正打着赤膊站在一块大石头
    励志小故事:熟能生巧 励志小故事:熟能生巧
    山海关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可在民间传说中却流传着天下第一关题字中的一字居然出自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店小二之手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为患。皇帝为了要
    想成长就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借口 想成长就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借口
    大学的时候打排球,在练习与友谊赛时多少都会碰到一些状况,排球有所谓的快、中、长攻,这三类球由其离网的高度而定,快攻举得太高不好打,长攻举得太低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