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懒人网
投资这个词无论说起来还是听起来,都显得非常的一本正经。富豪们的投资都是大手笔,比如搞金融投资的索罗斯或是搞实业投资的李嘉诚,在一项投资前,大概要做一大堆投资分析、可行性报告和投资计划书之类一本正经的>事,以尽可能规避投资风险和获得更高回报。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所谓投资不过是一件想方设法赚些钱的勾当。由于大多是小本生意,于是股票也好,房地产也好,其他什么别的也好,很少有人会照着《投资指南》来做,往往是凭着感觉去做而已。
以前同办公室有个同事做股票,本来不紧不慢做的好好的,虽然赚的不太多,但毕竟赚多赔少。可有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觉得如此这般赚钱太慢,于是改变操作方法做起短线。他的方法很简单,每日开市后,在涨幅榜前五位股票中凭感觉择其一两只买入,持股最长三天,不管赔赚,一律卖出,再行择股。如是者两周,结果赔多赚少。连连感叹:“没有感觉了!”还好,知道及时罢手,否则,跟着这种感觉一路走下去不但赚不到钱,恐怕在投资的心情上都要找不着北了。
虽然同事没有感觉了,但这似乎并不能说明凭感觉投资就一定是错的,因为同事的做法压根就不是凭着投资所需要的感觉。简单说来,我以为要寻找投资的感觉,至少应该具备两方面的前提:
一是要具备一些相关的投资知识和经济常识。感觉是建立在知识、常识的基础上的。就股市来说,投资者就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常用技术分析和产业、行业等基本常识,这些都是寻找投资感觉的必备条件。举个例子:蓝田股份曾经风光一时,但对其稍有了解的投资者就知道,其主导产品是咸鸭蛋和野藕汁,靠这两样达到其年报中公布的每股收益超过一元的赢利水平,除非大多数老百姓都吃倒了胃口喝坏了肚子。吹牛的都不动脑子,你要非信,只能怪你找不着感觉。
二是感觉的取向和理性的应该是一致的。虽然感觉是靠知识、常识和经验的积累得出的,当理性和感性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往往更愿意相信感觉。比如,当股市开始出现大级别调整走势的时候,理性总是告诉我们应出局观望,但我们却常常一厢情愿地认为调整就快结束了。有人还总是预测调整的底部在哪里,对此我的看法是,底部是市场走出来的,而不是预测出来的。你预测1500点是底,结果八成是要深深击穿,两成是远未探到。即使万幸你预测准了,也未必就能抄到底。
阅读延展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