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茶叶 >
2018-06-2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懒人网

  品赏藏茶有四绝:谓之“红、浓、陈、醇”。“红”指茶汤色透红,鲜活可爱;“浓”指茶味地道,饮用时爽口酣畅;“陈”指陈香味,且保存时间越久的老茶,茶香味越浓厚;“醇”指入口不涩不苦、滑润甘甜、滋味醇厚。但喝好茶还需好的冲泡手法,那么藏茶的冲泡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藏茶的冲泡方法有哪些

  一、盖碗冲泡法

  1、将藏茶置入盖碗,约5克(若盖碗较大或因个人喜好浓茶,可适量增加投茶量);2、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盖碗中,片刻,弃去第一道茶水;

  3、再次注入沸水,水没茶叶,盖上盖碗,静置约30秒左右;

藏茶的冲泡方法有哪些

  4、滤出茶汤入公道杯,一杯红、浓、醇、陈的上好藏茶就泡好了。

  二、滤杯冲泡法

  1、将藏茶置入滤杯中,约5克(若个人喜好浓茶,可适量增加投茶量)。

  2、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滤杯中,水没茶叶。

  3、片刻,拿出滤杯,弃去第一道茶水。

藏茶的冲泡方法有哪些

  4、再次注入沸水,水没茶叶,盖上杯盖,静置20秒左右。

  5、打开杯盖倒置,取出滤杯,稍稍滴去茶汁,置于杯盖内。

  6、好了,一杯红、浓、醇、陈的上好藏茶就泡好了。

  7、在享用之余可别忘了滤杯中的茶叶,千万别将他弃了,藏茶是非常耐泡的,在将喝完第一道时,您可以将滤杯放回茶杯中,同样再次注水,盖上,静置小会儿,第二杯藏茶又泡好了。

藏茶的冲泡方法有哪些

  8、二泡和第三泡的茶汤可以混着一起喝,综合茶性,以免过浓。

  9、第四次以后,每增加一泡即增加15秒钟,以此类推。

  三、飘逸杯冲泡法

  首先介绍一下飘逸杯的独特构造:一个飘逸杯分为外杯、内杯和杯盖组成。外杯是玻璃的,内杯是一个带阀门的高温塑料小杯,内杯带有滤网和阀门开关,只有打开阀门时,内杯中的茶汤才会通过滤网从内杯下方流到外杯中。

  1、将藏茶置入内杯中,约5克(若个人喜好浓茶,可适量增加投茶量);

藏茶的冲泡方法有哪些

  2、第一泡:将沸水冲入杯中,由于阀门是关闭的,茶汤只能在内杯中浸泡茶叶,这第一泡也叫洗茶,和功夫泡法原理相同;

  3、打开阀门:迅速按动开关打开内杯阀门,让茶汤流到外杯中;

  4、洗杯:用第一泡茶汤涮洗外杯然后倒掉,有助于提高藏茶的醇厚味道;

  5、第二泡:再次冲入沸水泡茶,这一泡开始是用来喝的了;

藏茶的冲泡方法有哪些

  6、出汤:按动开关打开内杯阀门,让茶汤流到外杯中,若汤量不够还可再次冲泡,多次出汤;

  7、品茗:这时一杯地道醇厚的藏茶便出现在桌前喽!任君品茗回味!

  四、熬煮法

  家用电水壶(容积约2升)注入水约1.2-1.5升,待水温加热开,放入5-8克藏茶(若个人喜好浓茶,可适量增加投茶量),沸腾熬煮2-3分钟关火,盖上壶盖焖泡2-5分钟,滤渣后即可饮用。

藏茶的冲泡方法有哪些

  特别提示:饭后半小时饮茶更健康!

  当然,藏茶的冲泡并非一定要按照上述方法,您可根据自己条件、喜好,随意“发明”各种泡法,藏茶是用来喝的,只要口感良好,醇厚韵长,就是一杯好藏茶!



  • 相关内容:


  • 百度搜索“藏茶的冲泡方法有哪些”
  • 懒人网本文地址:http://lazyren.com/html/tea/20180628/22022.html


    阅读延展

    白茶存几年才好喝 白茶存几年才好喝
    白茶比较耐存储,而且储存的越久口感越是醇厚浓香,回味悠长。存放的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也越高。成品制作好两三个月以后,这个时候的白茶青味重,性凉,高温干
    西湖龙井茶叶鉴别 西湖龙井茶叶鉴别
    西湖龙井茶感官品质主要通过“干看外形、湿看内质”来评定,具体从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等方面来品评。干看茶叶外形,以鉴别茶叶身骨的轻重和制工的有劣
    一席坐、一杯茶、一个人 一席坐、一杯茶、一个人
    爱喝茶的人总有一份情怀,质朴间有一种生性的典雅,神态端庄、仪态自然,成为自己一种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美。
    黑茶减肥多久可以见效 黑茶减肥多久可以见效
    黑茶具有减肥的功效,但是它减肥的功效不是短时间可以显现出来的,黑茶并不是专供减肥的,所以它需要人们长期喝,才会有减肥的成效。黑茶除了有减肥的功效,对于
    行茶印度,从“茶叶大盗”福琼说起 行茶印度,从“茶叶大盗”福琼说起
    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六集大型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其中有相当篇幅记录了印度茶人的生活,及他们与中国茶文化的关系。
    这种茶的“牛”,只有喝了才知道。 这种茶的“牛”,只有喝了才知道。
    牛蒡凭借其独特的香气和纯正的口味,风靡日韩,走俏东南亚,并引起欧美有识之士的关注,因为可与人参媲美,故有“东洋参”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