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万人中锁定一个目标,对人来说不容易,但注意到他的,是AI。
4月7日晚,江西省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张学友一场容纳了60000人的演唱会正在进行。
晚7点38分,演唱会开始没多久,民警来到中心看台,带走了一名男子。据警方介绍,男子姓敖,31岁,樟树人,是一名网逃嫌犯。
为了看张学友,前一天上午他和妻子朋友们驱车近100公里。在一场万人演唱会上,他以为不会有人注意到他。
的确,在6万人中锁定一个目标,对人来说不容易,但注意到他的,是AI。
这似乎应该是《疑犯追踪》或《黑镜》中的场景,但它确实真实发生了。
据了解,本次演唱会在正对着检票口的地方增设了几个摄像头,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摄像头摄取的信息能对接到相关数据库。这个系统对进出检票口的人员的数量进行统计,同时对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把控,直接与数据库里的存储的人员数据进行筛选、比对。
据媒体对现场安保民警李劲的采访,他表示,演唱会当天得到管控中心的消息,有一个管控人员已经进入场馆进行活动。
“由于现场人员比较多,有看台,也有内场,有6万多人,我们在人海中进行寻找。通过自带的手机终端,查询到嫌疑人的面貌特征,并对照片进行对比,大致的面貌特征,我们执勤人员都做了辨认。在巡查过程中,在第三区,我们看到了他。经过反复对比,我们确定他就是我们要找的网逃人员。”
演唱会现场视频(图片来自中国日报)
南昌使用这一移动人像身份检验系统的首要目的是杜绝踩踏发生,减少刑事案件发生。而这次在演唱会上能够抓捕到在逃嫌犯,也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应用案例。
民警展示移动人像身份核验系统。(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此外,早先亦有报道称中国郑州警察开始配备能够进行面部识别的墨镜,以识别嫌疑犯。该墨镜与警方的嫌疑人数据库相连,意味着警察可以快速扫描人群,识别出逃犯。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新款墨镜已经帮助警方抓获七名嫌犯。
中国公民对于安放数据获取隐私数据一直持有非常高的包容度,中国也一直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摄像安防网络系统”。据BBC报道,目前在中国,估计有1.7亿台摄像头已经到位,预计未来三年将安装约4亿台新摄像头。其中许多摄像头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进行面部识别。
“中国老百姓还是比较相信政府的。所以无论是我们的数据采集能力,还是数据控制能力会好于西方。”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告诉大数据文摘,“所以在这个层面的挖掘上,我们依托数据链来推进社会治理的进步远高于任何一个美式民主体制的国家,这一点肯定看得见。”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的数据,美国有超过78.9万张尚未执行的重罪通缉令,中国的数字也不亚于此,如果能够通过大街上的摄像头识别罪犯,并帮助警察抓住他们,这会大大降低通缉令的数量。从理论上讲这确实能够提供社会效益。
尽管为了这一目标,我们可能需要付出一些隐私的代价。
Facebook用户数据泄露事件将“数据隐私”这一话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到底什么样的数据可以用?如何使用才是恰当的?
尹稚称,通过大数据来探索一些规律,经过数据清洗的规律性探索,其实对个人隐私的干扰和侵犯是微乎其微。
而相比美国,清华数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亦舜认为中外的隐私观不一样。韩亦舜表示,“中国人强调主观的多一些,中国人保护隐私特点是:我觉得这件事我不想让你知道,如果你知道了,隐私就会被侵犯。国外强调的更客观一些,如果生活的平静被打扰了,或者带来了其他的不便,那么这就是侵犯隐私的行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