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有一些对尤努斯自助式的哲学的人有怀疑的人会问,尤努斯的项目为什么还要去盈利?尤努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许多为穷人服务的机构往往过于依赖捐赠而不能实现自我富足:"这就好像对一位病人说,他一天可以呼吸23个小时,余下的时间将由政府为他们供给氧气。这意味着你得靠他们的怜悯而活着。一旦政客们改变了主意,或者什么机构把他们遗忘了,那你就死定了。"他还说道,许多援助项目仅仅是把贫困降低到社会可容忍的程度,而并非是要去消灭它。
尤努斯近几年在大力宣传一个崭新的企业模式--社会企业。有人怀疑"社会企业"的概念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化想法,尤努斯说,那是因为"传统的经济理论没有为此提供理论支持"。他以慈善为例解释说,有人捐100美元、 1000美元,也有人捐100万,还有人捐10亿。"为什么不把捐出来的钱用来建立一个社会企业呢?这样的企业可以自给自足经营得很长久,可以不断满足更多需要帮助的对象。而单纯的慈善行为,钱捐出去后确实可以满足一定的需求,但对这些慈善企业来说捐出去用掉了,钱的生命也就完结了。而把它变成社会企业之后,这个钱就可以无限次地循环下去,社会企业也会持久地存在下去。" 因此,他认为"社会企业"绝不是一个理想化的问题,而是一个效率问题:"与慈善捐款相比,社会企业的救助效率更高。"他对这一企业模式的推介热情几乎超过了令其成名的小额信贷。
尤努斯已经成型的社会企业,名为"格莱珉达能食品公司",是由格莱珉银行与达能集团共同建立的。主要是为孟加拉的数百万营养不良的小孩生产一种特别的酸奶--有针对性地添加所缺乏的营养元素,然后以很低的价格卖给这些贫穷的小孩。如果这些小孩每周两杯、连续喝8-9个月这种酸奶,就可以补充所缺的营养元素,成为一个健康的小孩。"
对于社会企业的CEO业绩考核的指标,不再是他一年赚了多少利润,而是有多少儿童摆脱了营养不良。"尤努斯说,"如果能把社会企业这个概念放到宏观经济框架中运行,那么就能改变这个世界。"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中国公益创业网等都是属于公益性社会企业模式。
产学研混合型
典型的如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联想公益创业计划项目、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管理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公益创业不应仅仅局限指物质资本投入产出,还包括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等投入产出。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英国还有什么值得向中国推荐的话,那就是公益创业了!"但在国内,公益创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对公益创业的研究做出了极其有意义的探索,开辟出了一条公益创业新路。这个定义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
折叠编辑本段公益创业类型
目前在国内已经有的公益创业,大致有以下几个类型:
1、媒体派:如CCTV-2《赢在中国》、《爱心总动员》,上海东方卫视的《创智大赢家》。
2、政府派:团中央的"中国青年年创业国际计划",劳动社会保障部在全国失业人群中开展的再就业公益培训和公益创业培训。
3、学院派:教育部公布政策,大学生可以休学创业。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创业;江西省教育行政部门2003年提出了在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的要求。
4、民间派:此类主要是一些国外的基金会引进,如光华基金会的"大学生创业接力计划",新富平学校针对弱势人群和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培训,上海NPI公益组织孵化器、北京惠泽人等。
5、民间+学术派:如上海慈善教育培训中心与光华基金会合作的培训项目,上海杨浦区知识创新区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的培训,上海交大的引进美国项目的培训,湖南众悦·滴水恩公益创业项目。
这些培训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本土化不够、形式主义、立项时间短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其健康发展。所以,做社会公益创业是很有市场,也很有必要的,也是很紧迫的。
折叠编辑本段社会影响
中国社会面临现在的改革,政府的职能不断调整,将来需要NGO来承担更多责任。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和国家对于公益组织管理的一些政策中,我们可以嗅出一些味道。小政府,大社会将是未来趋势。有很多政府想去做,没有办法和没有能力达到的就有NGO/NPO去完成。
其次中国公益组织的发展相对也比较晚,除了目前的政策支持不够之外,还存在着缺少优秀的管理人员、团队建设民主程度低,集权和个人崇拜严重,账目不清晰,缺少优秀项目等问题。社会在不断发展,NGO也将承担更多的责任,社会需要其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
再者,随着公民社会建设口号的提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从温饱中走出来的人期望参与公益慈善,去实现个人、组织的社会责任,去满足在其他领域得不到心灵慰藉。公益,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同时在另外一方面,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淡,缺少人情世故等,需要通过公益来帮助其树立健全的人格,这不仅仅社会是和政府提倡的建立和谐社会相吻合,而且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需要。最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一方面企业本身不了解公益事务的运作,另一方面政府的基金会效率低下,资金透明度不高,民间组织又没有资质接受企业的捐助,两项矛盾阻碍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发展。地产大亨潘石屹在一次节目中说"不是企业不愿意做,而是捐了钱,不知道钱被用去做了什么。"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去做社会公益创业,并且帮助那些愿意参与公益事业的年轻人去实现其理想。
让他们经过社会公益创业的培训和实践,可以达到以下几点效果:
1、滋生更多的公益组织,实现公益多元化
2、弥补目前公益组织人力不足的问题
3、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公益组织不能满足公众需求的压力
4、推动了公民社会发展进程
5、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即便是这些人将来不在公益组织工作,那么之前他得到的培训和技能,对于自己创业或者在企业、政府就业也有着很大的帮助,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阅读延展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