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对几大民营快递企业能否在登陆资本市场后兑现业绩预期承诺仍心存疑虑之时,在A股借壳上市的4家民营快递企业却已开始显现出超预期的发展速度。
从上月底开始,包括鼎泰新材(顺丰控股)、圆通速递、申通快递以及韵达股份均陆续发布了其2016年度业绩休整预告,不仅全部实现了此前的业绩承诺,其高成长性也愈发显示出在资本助推的新竞争环境下,行业“马太效应”开始显现,巨头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提升行业的集中度。
净利增幅均超50%
尽管尚未完成借壳上市的最后更名,但披着鼎泰新材“外衣”的顺丰控股已经开始向资本市场证明其业务结构和盈利能力要远超其他主要竞争对手。
鼎泰新材在此前发布的2016年业绩预期中,估算净利润约为1256.53万元至2513.06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0%至50%。但在顺丰控股借壳在2016年10月最终获批而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之后,业绩也如快递业的发展速度一样实现了爆炸性的突破。
根据鼎泰新材最新发布的业绩调整预期显示,预计2016年净利润为40.5亿元-43.4亿元,同比增长16015.81%-17169.78%。即使只计算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24.6亿-27.5亿元,也将远远超过其在借壳上市方案中所承诺的水平。
此前在宣布借壳鼎泰新材时,顺丰控股承诺相应报告期(扣非后)业绩达21.8亿元、28亿元、34.8亿元。而仅仅在第一年便取得如此增速,这也使得市场对于后续仍有诸多大动作的顺丰控股产生了更高的期待。
另外3家已经完成借壳上市的企业同样在业绩上实现了承诺,其中圆通速递预计2016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为13.5亿元-14.5亿元;申通快递预计2016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为12.4亿元-12.5亿元;韵达股份预计2016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为11.6亿元-12.2亿元。
按照这几家企业承诺在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净利润的目标,其中圆通速递承诺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亿元、13.3亿元、15.5亿元;韵达股份的承诺业绩则是11.3亿元、13.6亿元及15.6亿元(扣非后);申通快递的承诺业绩为11.7亿元、14亿元和16亿元。
依照反向收购的会计处理原则,A股四家速递公司的2016年净利润增幅均超过50%,其中韵达净利润增速为117.64%至128.90%,圆通为88.2%至102.1%,申通为62%至64%,顺丰(扣非后)为52%至69%。
对比之下这些初登资本市场的新军们都在第一年完成并超过了自己的业绩这恐怕也和中国快递市场的持续增长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
根据此前召开的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快递业务量完成313.5亿件,同比增长51.7%;业务收入完成4005亿元,同比增长44.6%。
但在占据了近一半的全球快递总量之后,中国最大的几家快递企业目前无论是规模、网络或是市场占有率,仍然无法与包括联邦快递、UPS以及DHL在内的跨国快递巨头竞争,这恐怕将是国内快递企业在解决了资金的来源和流向问题之后,下一步将要追赶的重要目标。
行业分散吞噬利润率
与几大跨国快递企业在本地市场构筑的竞争优势相比,中国民营快递企业显然还没有能够充分形成规模优势。
在电子商务带给快递业的红利期过后,资本助力的快递企业要想在下一个竞争阶段中维持自身的地位,则必须通过更进一步加强行业集中度的模式进一步“收割”市场。
尽管快递业规模总量提升迅速,但因为行业集中度仍然不够高,尚未形成如欧美等地市场几大巨头稳定掌控市场的局面,因此在国内快递企业看来,“钱似乎越来越难挣”。
“人力成本的提升,竞争环境下各种软硬件的投入,以及价格战等多重因素导致快递行业利润率越来越低,”一位国内民营快递企业的区域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然还有包括行业的规范化程度提升带来的其他成本投入等因素,都是导致利润率和业务总量的提升并不平衡的原因。”
前述人士表示,虽然目前已经上市的几家企业看起来势头良好,但这也是建立在目前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下,但“市场的增速不会始终保持,终究会回到一个稳定的轨道,所以快递企业提升利润率必须依靠行业的进一步整合。”
这也不难理解几大巨头在成功上市之后谈到下一步的关键工作时,都不约而同表示希望寻求并购的机会。这也是企业凭借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和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势快速整合并购打造成为行业巨头的机遇。
与欧美成熟的业态相比,国内快递行业未来仍然有相当大的集中度提升空间,通过行业并购来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和网络显然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但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并通过资本的力量迅速形成壁垒,也是快递企业维持自身地位的关键。
最为典型的是从早期便坚持直营政策,打造自有货运机队,并已经开始建设专用货运机场的顺丰控股,其在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度以可比口径计算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90亿元、9.20亿元和16.23亿元。在业务总量与其他几家竞争对手相比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盈利能力要更具有优势,这也是其在初始阶段便通过商业模式和技术壁垒建立其独特的竞争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重资产投入提升运营效率,实现技术的转型升级,并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实现精益运营,这些都是国内快递公司建立壁垒的机会,”一位从事快递行业资深从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快递行业逐步由人力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型,已经上市的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整合加盟商,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建立货运机队和现代化的转运中心,同时扩张网络规模,这都是将冲击传统加盟模式下轻资产的发展路径,从而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