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而现在,很多人却是「四十大惑」。
1
打工与创业各有优劣势,到底存在怎样的两难困惑呢?
打工的好处,核心是「安全」,物质上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精神压力也还能较好的释放,周末、节假日可以多陪陪家人。
打工的坏处,核心是「不能自主」,事业上的参与感、成就感会差一些,不能掌控工作,财富也有限,实现不了个人梦想和愿望。
而创业的好处,核心是「自主」,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能独立自主决策,满怀激情,实现人生梦想。
创业的坏处,核心是「风险」,创业过程充满艰辛、挫折、忧虑和痛苦,过去的人际关系都可能重组,精神压力巨大,甚至破产,一无所有。
2
「打工与创业」的选择评估
当面临选择「到底要继续打工还是创业」这个困惑时,你需要从内心问自己五个问题,也许就想明白了。
1/ 问题一:我是谁?
优秀创业者需要一些天生的特质和驱动力,要有很强烈的进取心、抱负和梦想,才能不满足现状,长期艰苦奋斗;
要有很高的内在需求驱动力,才能充满激情,一直向前;
要有不服输的个性,才能屡败屡战,度过层层难关;
要有冒险精神,才有勇气挑战现状,挑战自己,不断求新求变;
要有战略思维与创造性,才能洞察未来,抓住商机。
这些特质是基因与早期成长环境的产物,相对稳定,较难改变,除非碰到剧烈情感冲突或环境冲突。通过自身长期克制的努力训练,也是可以改变一部分的。
因此,需要问自己的第一问题是,我是谁?我的个性特质适合创业吗?
2/ 问题二:我能做什么?
中年转型者需要通过以往多年的工作结果分析,什么工作做的好,展现出的擅长能力是什么?
什么工作做不好,验证了哪些方面的能力缺陷?
自己有独挡一面负责过项目吗?
有在企业内部创业体验吗?
是喜欢对外社交与客户打交道,还是喜欢独处思考与技术打交道呢?
我们的能力是表现出了打江山的能力,还是体现出了守江山的能力?还是既能打江山,也能守江山?
这些能力可以通过自我认识获得,也可以通过他人的评价反馈获得。
什么叫能力?能力就是成功做成某件事的关键行为习惯。
客观清晰认识自己的优势能力是哪些,弱势能力是哪些,是否具备创业的能力?
3/ 问题三:我做过什么?
人到40,已经工作了近20年,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作,需要客观复盘一下,过去做的都是些什么类型的工作:是后方与工人和机器打交道的生产制造后勤辅助,还是在前方与客户、竞争对手打交道的营销拓展?是创新性的产品研发、品牌营销,还是管理性的人事、财务?
哪些工作做的非常出色,绩效成果非常优秀,展现出了特有的核心才干?
哪些工作做得不好,也工作得很不开心,触碰到了自己个性与能力上的软肋?
商业、管理、领导都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问,你的长期历练已经基本验证了你的天赋与能力。
4/ 问题四:我拥有什么?
通过过去的工作积累,我拥有什么资源呢?
人脉关系、人才团队、项目资源、资金实力等各种资源积累程度怎样呢?
哪些资源拥有,哪些资源缺乏?
选择的创业项目需要哪些资源,你要如何准备?
如果选择转型,你可承受的底线是什么?
都需要有个盘点和清晰的认识。
5/ 问题五:我处在什么环境?
通过认识自己,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但也有很多时候是环境所逼,容不得内心客观选择。每个人一半是基因遗传,一半是后天环境造就。
无论碰到什么恶劣的环境,就像自然界万物一样,首先要的是活下来,要生存,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
其次考虑的是发展,要走下去,成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都会预先感知洞察到环境的变化,能在环境变化之前就果断做出应变。
一般情况而言,中年转型不要为转而转,不要赶热潮,市场什么热就做什么,不要从零开始进入完全陌生的领域,要优先转自己熟悉的领域,能发挥自己核心才干的领域。
怎么样,看了这篇文章你有答案了吗?
其实,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每种选择肯定都有理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