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者,南方嘉木。自一尺、二尺至数十尺。其巴峡有两人抱者,伐而掇之。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拼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译文:
茶树是生长于我国南方的优良植物。茶树高从一尺、两尺可以到几十尺。在巴山峡川一带,最粗的茶树需两人合抱,只有先将枝条砍下来才能采摘茶叶。茶树的形状类似于瓜芦木,它的叶子类似于栀子,花类似于白蔷薇,果实类似于拼榈,花蒂类似于丁香,根与核桃的根相似。
二茶品
【原文】
茶之产于天下多矣。若剑南有蒙顶石花”①,湖州有顾渚紫笋②,峡州有碧涧、明月③,邛州有火井、思安④,渠江有薄片⑤,巴东有真香⑥,福州有柏岩⑦,洪州有白露⑧,常之阳羡⑨,婺之举岩⑩,丫山之阳坡1,龙安之骑火2,黔阳之都濡、高株3,泸川之纳溪、梅岭4之数者,其名皆著。品第之,则石花最上,紫笋次之,又次,则碧涧明月之类是也,惜皆不可致耳。
注释:
①蒙顶石花:产于四川名山县蒙山地区的名茶。唐时,被列为十四种贡茶之首。
②顾渚紫笋:产于浙江湖州顾渚山区的名茶。唐时,列为十四种贡茶中的第二品。
③碧涧、明月:产于峡川(今湖北宜昌)的名茶。
④火井、思安:古代名茶。产于邛州(今四川邛崃县)。
③薄片:古代名茶。产于渠江(今四川广安里)
⑥真香:古代名茶。产于巴东(今属湖北)。
⑦柏岩:古代名茶。产于福州。
⑧白露:古代名茶。产于洪州(今江西南昌)。
⑨阳羡:古代名茶。因产于常州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县)而得名。为唐代贡茶之一。
⑩举岩:古代名茶。产于婺州(今浙江金华)。又名“金华举岩”。宋时为贡茶之一。
⑧阳坡:古代名茶。产于丫山(今江苏武进、宜兴一带)。
⑩骑火:古代名茶。产于龙安(今四川安县东北)。《五色线》载:“龙安有骑火茶最上。不在火前,不在火后故也。清明改火,故日骑火茶”。
⑩都濡高株:古代名茶。产于黔阳(今湖南境内)。
⑩纳溪、梅岭:古代名茶。产于沪州(今属四川)的纳溪、梅岭。为唐代贡茶。
译文:
普天之下有很多的好茶。像产于剑南的“蒙顶石花“,产于湖州的“顾诸紫笋”,产于峡州的“碧涧、明月”,产于邛州的“火井、思安”,产于渠州的“薄片”,产于巴东的“真香”,产于福州的“柏岩”,以及洪州的“白露”,常州的“阳羡”,婺州的“举岩”,丫山的“阳坡”,龙安的“骑火”,黔阳的“高株、都濡”,泸州的“纳溪、梅岭”等等,都是很出名的茶。如果给它们排品第次序,那么,最好的是石花,其次是紫笋,再次则是碧涧、明月这些,可惜它们都不是能随便得到的。
三艺茶
【原文】
艺茶欲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阳崖荫林。紫者为上,绿者次之。
译文:
种植茶树,如果想让它长得枝繁叶茂,就要像种瓜的方法那样打理茶树,等到第三年的时候就可以采摘茶叶了。茶树要种在向阳的山坡上,还要载上其他遮阴的林木。茶叶中以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差一些。
四采茶
【原文】
团黄有一旗一枪之号,言一叶一芽也。凡早取为茶,晚取为荈。谷雨前后收者为佳,粗细者皆可用。惟在采摘之时,天色睛明,炒焙适中,盛贮如法。
译文:
团黄茶饼有一旗一枪的称号,也就是一叶一芽。大致说来,采摘时间早的称为茶,采摘得晚的称为拜。谷雨前后采摘的芽叶是最好的,这时的茶芽不管粗细都可以使用。只是要在天气晴朗的时候采摘,翻炒、培烘的火候要适当,盛装、贮存的操作要领也要得法。
五藏茶
【原文】
茶宜蒻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冷湿。故收藏之家,以蒻叶封裹人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当如人体温,温则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
译文:
茶饼适宜与嫩香蒲叶一起存放,最怕沾染其他的香料和药物。茶还喜欢温暖干燥的地方,而最忌讳阴冷潮湿的地方。因此,收藏茶饼的人家,都用嫩香蒲叶把茶饼包裹封严,放到茶焙里,并且每隔两三天就用与人体温度差不多的小火将茶饼缓缓烘烤一遍,以阻止潮气侵入。如果火太大则会把茶烤焦,那就不能饮用了。
六花茶诸法
【原文】
橙茶。将橙皮切作细丝,一斤以好茶五斤焙干,人橙丝间和,用密麻布衬垫火箱,置茶于上烘热,净绵被之①。三两时后随用建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