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文化里,酒文化强调的是“我”与外界——人的关系,在饮酒过程中“观物、识人”,以此获得自我的提升。所以古人常常把饮酒当成一种仪式。
我们现代人通常把酒作为一种实现功利的工具,却忽略了酒最本真的东西。古人把饮酒视为一种养身方式,酒有舒筋活血的功效,能促进血液循环,只要把量控制到恰到好处,对人的健康是有益无害的。
所以古人把饮酒视为一种养身之道,那么,古人是如何利用酒养身的呢?
首先是“勿强饮”,即不过量。
但古人饮酒,遵循“温克”。也就是说要多喝酒,但是也要能把持住自己,要保证自己不失言、不失态。
“三爵不识”是古人饮酒必须要遵循的礼仪。换句话说,就是正人君子喝酒三爵就好了,喝完三爵,就应该很自觉放下杯子,退出酒筵。
三爵,就是《论语 乡党》所说的“惟酒无量不及乱”的意思,也就是适量,量足就好了。
其次是“勿空腹饮”。
中国有句古语叫“空腹盛怒,切勿饮”,认为饮酒必佐佳肴。因为酒进入人体后,乙醇是靠肝脏分解的,肝脏在分解乙醇过程中又需要各种维生素来维持辅助。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造成肌理失调、肝脏受损。
因此,饮酒时应佐以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菜肴、水果等食物。
再次是“勿混饮”。
多种混杂饮用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会使人感觉胃不舒服、头痛等。这一点很多我们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古人注重饮酒礼仪,把饮酒作为一种仪式。古人饮酒优雅而缓慢,很注重节奏,这是一种很高的生活情趣,他们在饮酒中秉诗作赋,并产生了很多千古绝唱。与此同时,通过这种仪式,可识人。
中国饮酒,自古非常讲究礼仪。早在先秦,《礼记-乡饮酒义》就规定:“乡饮酒之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人,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各个朝代各有特色。但几千年来约定俗成,主要有以下通行礼数:
一、未饮先酹酒
酹,指洒酒于地。在签神祭祖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