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两个孩子,大的2岁,小的今年才出生。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他就把家里的六只猫,四条狗,二十几只仓鼠,四只藤鼠,四只刺猬,两只兔子和一只龙猫都搬到工作室来了。因为这样“方便照顾和打理。”并且,他认为家中的孩子还太小,并不是接触小动物的最佳年龄。
“等到他们都上小学了,开始懂事了,我就把‘毛孩子’们都搬回家去。”张克琴回忆起他从高中到现在,养小动物的过程中也发生过不少“悲伤”和“意外”。但是通过照顾这些小生命所建立起来的爱心和责任感,对自然和生命的敬重,对新生与死亡的体悟……这些情感的习得,他不想让孩子缺席。
四、一门有关孤独与陪伴的生意
店里的老客户吴女士家里养了五只仓鼠。以前,家里人不喜欢她养这些,说她照顾不好。“可现在我不仅把自己照顾得好好的,还能照顾好我的五个‘儿子’。”她三年前大学毕业后决定留在当地工作,一个人租房住。好不容易有了自己个人空间的她从那时开始养仓鼠。
“平时工作遇上的不顺心,没法和家人和朋友说的烦恼,回家都会对着它们说说。现在最大的一只仓鼠已经两岁多了,大概因为老了食欲也没以前好,我就换着花样给它买各种新鲜的宠物粮,希望它走之前能多吃点好吃的。”她说,“当初决定要养宠物是有和家人赌气要证明自己的成分在,后来发现它们慢慢成为了我在这座城市里的家人与支柱……其实是我在依赖它们”
像吴女士这样寻求着陪伴的人还有很多。叫起床、纯陪聊、道晚安、代挨骂……以养宠物为典型代表,以陪伴为主的商品层出不穷,“陪伴经济”的浪潮来势汹汹。
根据《2017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中的数字:2017年中国的宠物产业收入已达1340亿元,中国养宠家庭约达到5912万,养宠家庭比例达到17%。可见,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开始愈来愈多受到情感消费的影响,解决孤独感和被陪伴需求的萌宠经济可能远远不止是一个千亿市场。
张克琴说,他们那个年代的孩子没有手机,每天放学可以去河里游泳或是去打球去溜冰,能玩的东西太多了,可现在的人们物质条件丰富了,生活里却只剩下了手机。“现代人都孤独,所以每天喊着想要吸猫撸狗,想通过与宠物作伴,摆脱孤独感。”
但陪伴不只是人类向动物单方面的索取,更需要通过相应的付出来维系这段关系。张克琴以前开发的产品都是希望动物们吃起来越便捷越好,最近他却有意将食物的步骤“繁琐化”:不再只是打开倒入食盆中就可以吃,而是需要饲主们完成一些简单的烹饪步骤后才能食用。他新开发的名为“元气桶”的产品,是可以给幼猫做主食的肉罐头。打开后,需要饲主像泡泡面一样,用开水泡开,再加入调料包才算完成。“不管是等待开水的烧开,还是食材的冲泡,摆放,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步骤,让大家在制作宠物粮和喂食过程中有一种参与感,在相处中花费的时间越多,才会越珍惜这份感情。”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