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用这句出自于孔尚任《桃花扇》的经典戏文,来形容近几年来O2O行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遗憾的是,2016年的O2O正处于“楼塌了”的衰亡状态;大批O2O企业死亡、活着的盈利无期、资本如寒冰般冷落……这些都是O2O在2016年生存状态的最佳写照。
回顾2016的O2O行业,我们想到了莫言一部作品的名字:生死疲劳。
死亡名单被不断拉长
2017年1月11日晚,有传言称京东到家的上门服务业务将战略停运,上门服务业务将于2月10日统一下线设置。12日,该传言被行业人士和京东内部人士证实,京东到家确实关闭了家政、洗衣、按摩美业等上门服务。
京东到家与商户的合作解除函
实际上,从2015年4月成立到现在,京东到家的上门服务业务被逐步边缘化,最直观的表现是入口:由多到少,由一级入口变成二级入口,如今更是要被直接关闭。
不过,京东到家关闭上门服务业务,并不令人意外。早在2016年2月,大众点评就已经对到家业务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从一级入口变成“生活服务”下的二级入口;美甲、美睫、推拿、洗衣等4个品类被砍掉,只剩下一个家政。从上线到撤掉,前后只有8个月的时间。
京东、新美大等巨头对到家业务的放弃,只是O2O行业呈现衰颓之势的一个缩影;倘若将目光投降更为广大的O2O市场空间,会发现:在2015年下半年已经出现爆发死亡潮的情况下,这个领域里的众多生活服务类O2O企业在2016年继续大面积走向死亡。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E洗车、烧饭饭、社区001、泡宠网、考拉班车、放心美、老师来了、骑驴驴等来自洗车、餐饮、宠物、交通、美业、教育、旅游等各个服务类别的O2O企业纷纷走向死亡;为此,有媒体甚至列出了一个“O2O死亡榜”。
进入2016年,这份死亡名单被不断拉长,而且各个生活服务领域都难以幸免。为此,IT作者“懂懂笔记”整理出一张O2O死亡企业的代表性名单,从中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个行业的惨状。
还有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北京的望京SOHO因聚集大量创业公司被誉为“宇宙O2O中心”,大量地推团队曾在望京SOHO发展出极具特色的“扫码一条街”,百米长龙的地推摊位折射出O2O行业当时的火热盛况;然而到了2016年年中,扫码摊位只剩下寥寥几个。
O2O行业的大面积死亡,令人不得不反思背后的复杂原因。资本遇冷固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毕竟是一个外部因素;但从这些服务类O2O自身的情况来看,用户消费频次低,难以形成刚需,才是其业务难以持续下去的根本原因,比如说美甲、保洁等。
正如京东到家在关闭上门服务时所说的那样:我们发现京东到家的用户更习惯使用京东到家来购买超市生鲜、水果零食、鲜花、药等,而不是选择家政保洁服务。
但在用户需求不足之外,许多O2O商业模式也因为不符合经济规律而受到质疑,比如说刘强东在一次活动中批评道:比如上门洗车的例子,三个人,骑个小三轮,弄水骑到你家里去,弄半天,洗完走了,三个人大概一天只能洗两三辆车,本来你开到洗车店10-20块钱就洗完了,结果三个人跑到你家里,成本大幅度提升,效率大幅度下降了。有人说用户体验大幅提升了呀,但是你的好的用户体验是建立在成本上升,效率下降的基础之上的,即使带来了一些利润,但是这种商业模式也很难成功。
上门洗车业务
O2O门槛偏低所导致的竞争加剧也助推了死亡名单的拉长。在同质化的服务之下,为了揽住用户,不少上门O2O企业疯狂融资烧钱,推出“1元洗车”“1元洗衣”这样无以为继的疯狂优惠补贴项目;一旦资本冷却,补贴停止,用户退出,这些企业依然是死路一条。
活着的背后都有BAT,但过得也不好
经过一年半的死亡潮之后,O2O行业已经是白骨累累,惨不忍睹。但O2O本身并不等同于死亡,在大多数玩家已经谢幕的背后,依然有挺立者;虽然它们活得不一定很好,但在身经百战之后,它们已经独踞一方,并试图冲突O2O概念的牢笼。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活下来的O2O企业提供的都是高频次服务,而且或多或少都有着BAT背景。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外卖O2O。在“民以食为天”的高频需求的支撑之下,外卖O2O市场已经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格局,具体的玩家分别是百度外卖、饿了么和美团外卖,而三者的背后,恰好都有着BAT的背景,而且各居其一。
百度外卖自不必说,是百度在O2O方面的重要布局;美团外卖所属的美团在2015年与大众点评合并之后,接受腾讯10亿投资,从此正式投靠腾讯。而饿了么在2015年12月接受了阿里12.5亿美元投资,阿里以27.7%的占股比例成为饿了么第一大股东;当然,阿里旗下的口碑网也有外卖业务,但与前三者相比,就差得远了。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外卖O2O行业发展报告》,截止到2016年6月,新美大、饿了么、百度三家外卖所拥有的用户群体已经占据整体外卖用户的83%;其中饿了么、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分别占据外卖O2O市场份额的37.50%、30.50%和15%。
在三家激烈追逐的背后,是其他多家外卖O2O平台的倒闭。2016年3月,来自德国的“外卖超人”终止中国业务;4月29日,大师之味关停;5月1日,生活半径停止运营。究其原因,除了竞争的极端激烈之外,还包括缺乏BAT这样的背景而导致的资金链断裂。
但即使如此,这三家在外卖O2O业务上也并没有过得多好。2016年8月26日,美团点评CEO王兴在发言中表示外卖业务还没有实现盈利,因为需要大力投入;而且据外部称月亏损为4.96亿元。与此同时,百度外卖也在亏损,使得百度财务压力巨大,甚至还传出要与新美大合并的谣言。当然,饿了么也好不到哪里去,张旭豪同样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司处于亏损状态。
外卖O2O的问题不仅仅是烧钱,还包括食品安全、员工结构、商业模式等问题,而且饱受质疑。因此从长远来看,合并可能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趋势。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认为:O2O平台本质是在连接供需,理论上最终每个细分市场将只需要一个大的平台。如果不合并,不补贴用户就要补贴商家,敢于提高佣金或者稍微涨价,商户或用户就跑到对手平台,这是一个大家都不能盈利的死循环,合并将为盈利带来可能。
烧钱的O2O
实际上,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卖O2O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也可以看做是对出行O2O在2016年发展状况的总结。2016年8月1日,滴滴与Uber的合并成为O2O行业最令人瞩目的事件之一,而且通过这一合并,滴滴成为唯一一家同时具有BAT投资背景的公司;当然,出行O2O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已经衍生出一个网约车的独立概念。
除了外卖、出行,洗衣O2O在2016年也还活得不错,具体的玩家是e袋洗。e袋洗在2014年曾获得腾讯20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又在2015年获得由百度领投的的B轮1亿美金融资,可以说也有着BAT的背景。
2016年11月,e袋洗又宣布完成B+轮融资,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不过,在此轮融资之后e袋洗已经不想再给人以“洗护O2O平台”的印象,它更愿意摘下O2O的标签,化身“家庭洗护垂直平台”。
O2O已经被资本拉入黑名单
在近几年兴起的商业概念中,O2O可能是与资本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因为作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一种商业模式,O2O几乎可以与烧钱划等号。
从2014年开始,O2O投资热潮开始涌动;据逐鹿网不完全统计,2014年总计有90家公司与BAT等巨头发生关系,其中O2O领域的公司最多。2015年,O2O继续被资本追捧,虽然在后半年已经开始降温,但在整体上处于火热状态;根据互联网数据服务商TalkingData发布的《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报告》显示,2015年,仅在上门O2O领域,资本市场就投入了近300亿元。
对此,移动O2O研究机构亿欧创始人黄渊普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前资本环境好,O2O市场基本上是被催熟的,就是说市场规模是被资本给堆起来的。
但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整个资本市场在趋冷的同时,也回归理性;2015年下半年,除了旅游、医疗有小幅增长,其他领域均呈现下滑趋势,生活服务类的O2O投资案例较上半年降低了33%。
2016年初,在新美大完成33亿美元的融资之后,投资人王求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再看好O2O: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改变,依靠商业模式进行简单颠覆的东西,特别在泛消费领域,投资机会还是有,但大的机会、大的颠覆不多,从中抓机会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并不是任何东西都能以互联网化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最大化。所以现在O2O的热潮会出现降温。
不过,O2O在2016年不仅仅是热潮下降那么简单。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在2016年7月份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如果你还在讲O2O,估计投资人都不会见你。百度副总裁、糯米总经理曾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投资者听到O2O开始摇头,以至于自己出门谈到O2O行业时,人家说最好改个名字,说做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
与O2O所面临的尴尬局面相伴随的,是资本对其的极度冷漠。根据拉勾网提供的数据,从2016年1月到12月中旬,在拉勾平台上的O2O相关招聘中,未融资、天使轮、不需要融资的企业占比分别为37.38%、22.57%、19.71%;未获得融资的占据了绝大多数。
而在创投圈发布的《2016中国创投业年度生态报告》中,O2O更是被列为“2017年不看好的领域”之首,原因是:基础生活服务类领域已成红海,传统的本地生活领域,生鲜,餐饮,休闲娱乐,家庭服务等已出现巨头。在巨头之下,BAT赢家通吃,对创业团队来说机会太小。
渐行渐远的O2O
与B2C、C2C、B2B等专有名词一样,O2O这个名词同样源自于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新的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创造;但不同的是,O2O的概念更为复杂,也饱受质疑。而且在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O2O在极短的时间内遭到了从全面热捧到极端冷落的不同境遇,可谓“冰火两重天”。
但是放眼2017,无论是不是一个伪命题,O2O都将无可避免地走向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本地生活服务”“网约车”“共享单车”这样的精准行业概念。无论是创业者、投资人还是观察者、评论者,他们都在与O2O渐行渐远。
因此,爱范儿也想对O2O说一句:再见,不送。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