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腰疼的原因有很多,一些是因为慢性劳损所造成的,还有一些是因为功能性病变所导致的,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艾灸是一种具有温经通络效果的治疗方法,用来治疗腰痛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艾灸法是中医传统的一种治疗方法,有温经散寒、温通经络、活血逐痹、消瘀散结、扶阳固脱、防病保健等作用,对慢性腰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艾灸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艾炷灸、艾卷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腰部施灸时,选穴是比较关键的一步首选穴是命门、肾俞,然后选取痛点。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对的区域;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命门穴两侧旁开各1.5寸处。这三处穴位均有强腰健肾之功,是治疗腰痛要穴。
选好穴点后,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腧穴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至皮肤红晕为度;或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的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或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施灸。
艾灸治疗腰痛的效果比较明显,在生活中对于腰痛病人的护理情况也很重要,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让腰腿部受寒。防止腰部过度劳累,站姿或者是坐姿都要正确,以免造成腰椎受力不均,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同时应该注意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幅度不要过大,以免拉伤腰部韧带。
腰部施灸时,选穴是比较关键的一步。一般每次选3-5个穴点,首选穴是命门、肾俞,然后选取痛点。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对的区域;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命门穴两侧旁开各1.5寸处。这三处穴位均有强腰健肾之功,是治疗腰痛要穴。
选好穴点后,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腧穴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温和灸);或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的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回旋灸);或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施灸(雀啄灸)。
值得注意的是,在施灸前,腰痛患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明确诊断,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以防发生意外。
人体是有很多穴位组成的,如果我们掌握好不同的穴位的作用能对我们的身体进行更好的调理,其中太溪穴就是我们身体中最重要的一个穴位,又是的经常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起到很好的调理身体的作用,并且还没有任何的副作用,下面一起了解下艾灸太溪穴的作用是怎样的。
艾灸太溪穴的作用是怎样的
以前说过太溪是人体第一大补穴,现在详细说说太溪穴的其他可用之处。太溪,是肾经上的穴位,在脚踝内侧后跟骨上动脉凹陷处,当我们用手指按在这个位置上时,马上可以感觉到这里动脉的跳动。太溪穴是足诊三脉“决生死,处百病”三大独特要穴之一。古代很多大医面对病垂的病人,就是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简单说,就是如果在这个穴位上仍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这里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就比较危险了。
太溪是肾经的原穴。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但调动起来后一定要把它储藏起来,即储藏到涌泉穴,这样您就有健康的根基了。所以像每天搓脚心、做金鸡独立、泡脚之类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通肾经,引火归源。
太溪穴即为肾经腧穴、原穴,所以其作用是擅长于滋阴补肾、通调三焦,说白了就是一个大补穴,凡是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腰酸、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哮喘,还有男人最担心的性功能衰退以及妇女的习惯性流产,都可通过刺激这个穴位收到明显的效果。按摩太溪穴有利于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特别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
有人经常足跟痛,这就是肾虚。您应多揉太溪穴,顺着太溪穴把肾经的气血引过去。只要太溪穴被激活了,新鲜血液就会把淤血冲散吸收,然后再循环带走。为什么会痛?痛就是有淤血,停在那里不动了,造成局部不通,不通则痛。您把好血引过去,把淤血冲散,自然就不痛了。揉太溪穴就是帮助冲散淤血。
相信那些长期被腰痛困扰的人群在看到过后,应该对于艾灸治腰痛这种新的治疗方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了吧!当然我还要说明一下,要想彻底的摆脱腰痛光用艾灸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天注意饮食调理,这样才能远离病痛。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