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世界里从来不缺少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 但如果说有哪个深刻的改变了世界葡萄酒的格局, 那么一定有接下来的这个: 1976 年巴黎盲品会(Paris Wine Tasting of 1976),也被人称为“巴黎审判” (Judgement of Paris)。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1976 年5 月24 日, 在英国人史蒂文· 斯普瑞尔(Steven Spurrier) 的组织下, 9 位法国葡萄酒的顶尖人物齐聚巴黎的洲际酒店, 包括了罗曼尼· 康帝的管理者奥伯特· 德· 维兰(Aubert de Villaine); 美人鱼酒庄(Château Giscours)的庄主、同时身兼波尔多列级酒庄联盟主席( U n i o n des Grands Crus de Bordeaux) 的皮埃尔· 塔里(Pierre Tar i); 法国葡萄酒杂志 RVF (全称为 La Revue du Vin de France) 的编辑奥德特· 卡恩(Odette Kahn); 米其林餐厅Restaurant Taillevent 的老板克劳德· 弗希纳(Jean-Claude Vrinat); 米其林餐厅Le Grand Véfour 的老板兼主厨雷蒙德· 奥利弗(Raymond Oliver); 巴黎著名的银塔餐厅(Tour D’Argent) 的首席侍酒师克里斯汀·瓦纳克(Christian Vanneque); 法国国家原产地命名管理局(INAO) 的首席监察官皮利尔· 布瑞杰斯(Prieur Brejoux) 等……如此强大的阵容, 彰显着这次活动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这些大咖们在接到邀请的时候只知道要去品尝一些美国加州的葡萄酒, 并不知道这会是一场法国酒和美国酒的正面对抗。除了美国《时代周刊》驻巴黎的记者出于和主办方的交情到场外,法国媒体无一理会主办方的邀请。
因为,在当时的葡萄酒世界,法国的葡萄酒如日中天,可以说是顶级葡萄酒的代名词。而美国加州呢?很多欧洲人并不了解这片土地,认为美国人只爱喝可口可乐这样的甜汽水罢了。正是这样的偏见,使得很多人对这样的品鉴会不屑一顾,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令他们大跌眼镜。
活动的规则非常简单: 史蒂文选择了10 款白葡萄酒和10 款红葡萄酒分别品鉴,其中来自美国加州的葡萄酒各有6 款, 来自法国的各有4 款(红葡萄酒来自波尔多、白葡萄酒来自勃艮第),其中不乏罗思柴尔德木桐堡(Château M o u t o n R o t h s c h i l d ) 、侯伯王酒庄(Châ t e a u H a u t - Brion)、双鸡酒庄(Domaine Laflavie) 这样的顶级名庄。酒款被蒙住标识、打乱顺序,给评委们品尝。评判规则也没有设定任何条件,完全根据评委们的喜好,为每款酒打分,满分为20 分。
史蒂文原本计划等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都品鉴结束后再公布结果, 但因为两轮之间换杯、换酒, 等待的时间太长, 因此他趁间歇提前公布了白葡萄酒的统计结果: 名不见经传的加州蒙特莱纳酒庄(Châ t e a u Montelena) 的1973 年霞多丽拔得头筹。虽然一款勃艮第的默尔索排在第二, 但是紧随其后的三四名又都是来自加州的酒庄。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这使法国的评委们都坐不住了,也影响了他们在第二轮红葡萄酒盲品时的打分,不免有些心态失衡: 一旦认定是来自加州的葡萄酒,便会刻意压低分数, 甚至有的酒款被打了不可思议的超低分。即便如此,当史蒂文公布结果的时候,再次令所有人吃惊,虽然波尔多的三家列级酒庄占据了第二到第四的位置, 但第一名仍旧被来自美国的鹿跃酒窖夺走,法国葡萄酒可谓是惨败。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当这一结果被唯一在场的美国《时代周刊》披露后, 引发了全球轰动。不仅法国人对这一结果始料未及, 当时参加盲品的许多评委也受到质疑和指责, 有些人差点为此丢掉了工作。因此, 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耻辱”,而拒绝再次提起。
然而,对于美国加州来说,甚至对于整个新世界葡萄酒来说, 都是一次完美的逆袭,它向世界展示了新世界国家也能酿造出无与伦比的顶级葡萄酒。
著名的酒评家罗伯特· 帕克就曾说过: “它摧毁了法国至高无上的神话,开创了葡萄酒世界民主化的纪元,这在葡萄酒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