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对“三公消费”的限制,白酒行业引发了目标消费群的转移。过去的白酒消费成长逻辑通常是酒厂寻找到政府支持,政府领导作为意见领袖,由商人作为寻租经济的求租人带头送,就产生了两个意见领袖群体的互动——政务意见领袖和商务意见领袖,在两群人的互动过程中直接搅动了整体的白酒消费市场,这种双轮驱动的模式实现了白酒市场十年的高速增长。现在,政府消费下滑,商务消费就显得尤为重要。
重新锁定“商圈”
从目前来看,2014年,将有更多的白酒品牌瞄准商务市场,而商务消费和政务消费理念对于白酒品牌来说是个从内向外的改变,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组织机构也将随之调整:第一,开拓商务市场,白酒品牌要改变销量主要靠政务消费为主的观念,主动适应市场;第二,开拓商务市场,白酒品牌要改变以前靠投入大部分精力进行高举高打广告轰炸,完善销售渠道;第三,开拓商务市场,白酒品牌要告别依靠关系、依靠团购的昨天,对商务市场进行更加精细化、多元化的服务,用精细化的服务去打动商务客户。
2013年,X品牌在商务消费市场迈出了有力步伐,通过创新营销方式等开展渠道建设,针对消费群体开展有效公关和整合,形成品牌忠诚者圈子,进而打造X酒自己的白酒消费生态圈,其产品销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一次次取得营销佳绩。王总是X品牌的经销商,在商务消费市场选择了一个商务消费比较集中、连带效果比较明显的群体——商会,锁定这一渠道符合未来白酒渠道的发展趋势,即白酒销售渠道将会更加扁平化,大幅度地减少中间环节,经销商需集中力量不断加大终端服务体验力度。
导入“超终端”模式
笔者在服务河南某白酒品牌时,导入“超终端”模式,在商务消费市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白酒行业营销呈现碎片——聚焦——寻找新碎片——聚焦的演变过程。时下,厂商开始寻找创新渠道聚焦,渠道逐渐呈现扁平化。这种趋势呼唤厂商越来越贴近于消费者,制胜于消费者。
超终端模式的意义与逻辑在于,绝非是简单的“团购渠道的销售工具或模式”。其关键价值在于通过“超终端模式”的导入与实施,影响及改变销售价值链中各环节的价值及分工。通过超终端模式的推进,改变过去简单的贸易模式,升级为优势整合、协同运营的销售方式。基于中国农耕文明下的“圈子文化”,是松散式的人脉关系,是自发性质而非组织化行为,缺乏整合机制,而超终端模式则是将这种松散式、自发式的人脉关系管理变为紧密型、规范型同时互利共赢的人脉资源,实现有效整合。
在和君咨询把“超终端”模式导入该白酒品牌以后,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项目服务3个月后:
产品:有效稳定市场表现及成交价格体系,利润释放后带来产品热销;
渠道:有效激活渠道效率并增强渠道自主驱动力;
动销:有效解决“团购一单死”的顽疾,通过战略顾问增强了核心消费环节的黏性;
组织:有效调节了组织效能低下的问题,岗位职责明确;
商业:厂家分工明确,厂家做“营”,商家做“销”。
从财务效果来看,该品牌在试点汝州市场实施一个月,签约战略顾问8名。保证金收取45万,合同金额近百万,动销箱价1200元以上产品出货473件。再试点民权市场,超终端模式实施两周,签约战略顾问6名。保证金收取20万,合同金额45万,动销箱价900元以上产品出货247件。
后来在模式实施一个月的总结时,参与超终端模式试点的经销商表示,最近几个月,在竞争对手的挤压下,客户拿货的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有的时候一个月都没有拿货。但是,自从与这几个客户签订战略顾问协议以后,客户的态度竟然发生了180度大逆转,短短的几天时间这些客户纷纷从经销商手中拿货,而且进货的数量比之前增加了很多。
由于超终端模式需要,战略顾问提前缴纳一定的价格保证金的原因,签约的客户把“团购中间人”这一角色转变成了“生意伙伴”。终端商现在已经把销售该品牌产品变成了自己的生意。比如某经销商在2013年11月27日出货101件,第二天又出货152件。
可见,超终端模式对于传统经销商带来了吸引力和新思考。当然,如果按照超终端模式的延伸意义,终端模式还有很多需要深层次的构建,比如自组织和移动互联等。
虽然商务消费是行业下一阶段在高端酒竞争的“肉”(市场),但是企业是否能够及时变换“刀法”(价值服务意识)和手里的“刀”(战略),决定了在下一轮台风到来之际是否会成为“一头会飞的猪”。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