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年份,是每一个葡萄酒爱好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初学者可能会认为“年份越老越好”,也有许多发烧友对不同产区的好、坏年份了如指掌,甚至对每一年重要产区的天气状况都十分关切。我们都知道经典年份的葡萄酒(如82年拉菲)更容易受到市场追捧,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年份差异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呢?
什么是“年份”?
所谓“年份”,指的就是葡萄收成的那一年。年份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某个特定年份的气候会对当年的收成质量造成影响。每一年,专业的葡萄酒媒体如Wine Enthusiast、Wine Advocate和Wine Spectator等都会依据气候条件对年份进行评分,以及非常详尽的年份参考,引导消费者哪些年份适合当下饮用,以及哪些年份还能够陈放一定时间。。
“年份”其实不重要?
针对年份之间的差异,2015年芝加哥大学教授Roman Weil进行了一个实验:他召集了270个品酒人,让他们品尝市面上常见产区的不同年份的葡萄酒,最后再调查他们对不同年份酒的品质的看法。
实验结果显示,参与品酒的人无法分辨出好年份和坏年份的葡萄酒,他们也无法指出不同年份之间的品质差别。不过,波尔多葡萄酒则是唯一的例外,来自波尔多产区的好年份葡萄酒得到了大多数参与者的偏爱。
在这项实验里面,波尔多葡萄酒的年份差异是唯一能够被参与者明确分辨出来的,而以下产区的不同年份之间则被认为没有差别:加州、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南部、智利、阿根廷门多萨
《华尔街日报》的葡萄酒专栏作家Lettie Teague也对此持相同意见,她认为波尔多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坏年份(大量的雨水)带来的影响,而像加州这样的气候变化比较小的产区,年份之间的差别则无需太过在意。
对于大多数葡萄酒消费者来说,假如我们购买的是中低价位的葡萄酒,年份差异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远比不上酿酒师在生产过程中的掌控,所以将年份作为买酒时的指南其实并没有多大必要。
“年份”为何很重要?
相比起使用粮食作为原料酿造的酒,作为果酒的葡萄酒,其品质更多地取决于葡萄果实的质量。也就是说,在假定酿酒师的影响不变的前提之下,当年葡萄的收成对于葡萄酒的最终品质有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无论你是否能够轻易品尝出来年份差别,这种作用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时至今日,虽然葡萄酒的工业化生产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酿酒师通过各种方法使不同年份的葡萄酒尝起来非常接近,但是仍然有许多酿酒师遵循传统的酿酒哲学,他们尊重气候的变化,选择让他们酿出来的酒可以反映出年份的特色。假如某年气候寒冷,果实成熟度不够,那么他们酿出来的葡萄酒就会酒精度较低,而且产量也会相应缩减。
换句话说,“年份”重要与否,其实取决于消费者自己。假如你选择的是大量生产的、年份影响被控制在最小程度的廉价葡萄酒,那么年份差异就不值得花费心思去考量;但是对于像波尔多、勃艮第这样气候波动较大的产区,大多数精品葡萄酒的年份差异即使是初学者也很容易分辨出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