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酿网配图
丑闻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词,每个人都唯恐避之不及。一旦某个人染上了丑闻,那等待他的将会有无尽的羞耻感。虽然丑闻是负面的,却常具有轰动效应。这也难怪有一些想走红的人为了博出位不惜在自己身上制作丑闻来冲击人们的关注度。有时,一些被隐藏的丑闻的曝光也是有下面积极作用的,就是它能让一些问题得以改善。丑闻有改革性的作用,因为人类对丑闻的关注源于好奇心,而好奇心的力量能够移动山脉。
葡萄酒业界里不乏丑闻,每一个年代都发生具代表性的丑闻。
模仿葡萄酒口感
早在中世纪,欧洲一些市面上的葡萄酒并非采用葡萄酿造,它们的原料包括苹果、黑刺李与一些化学物来模仿葡萄酒的口感。19世纪初,欧洲各国开始重视假酒的出现,英国甚至立下条例,一旦被发现售卖假酒,销售者将当场被迫喝完所售产品。这个听起来有点滑稽的惩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阻吓作用。
随着欧洲的根瘤蚜疫情扩大,许多葡萄园被严重损害,导致葡萄酒短缺,假酒的蔓延一发不可收拾。报章不断发出警告,指出饮用这类假酒的风险。
1860年,英国终于立法将假酒管制列入国家食品安全法令。法国、意大利与德国也相继在法律上定义葡萄酒为经过发酵的葡萄果汁。这项联合行动成功打击了假酒的蔓延,为产酒业立下发展的基石。
欧洲法定产区法例
20世纪的葡萄酒全球销量已上轨道,一些商人开始对这块大饼起了歪念。虽然英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葡萄酒消费国,在1973年之前,它并没有强制执行欧洲法定产区(Apellation Controlee,AC)的法例。一些英国商人看准这个弱点,开始在本土混酿来自不同产区的葡萄酒,然后贴上新标签加以售卖。一般消费者对原产地的葡萄酒风味认识有限,例如他们只知道勃艮第夜丘(Nuit St Georges)的葡萄酒比薄若莱(Beaujolais)昂贵,却对夜丘的味道不熟悉。这种欺骗手法在1960年代盛行一时,英国政府终于在1973年执行AC法例,法定产区的重要性在葡萄酒业界开始得到肯定。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