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O2O的低门槛,为创业者营造了一个希望的天堂。“90后大学在校生获2000万投资”、“创业2个月,公司估值过亿”,一个个奇迹在年轻创业者的视野中耀眼闪烁。
为什么我不可以呢?
在短短的几年之内,无数O2O企业诞生,天使、VC、A轮、B轮、C轮、新三板,原来无数陌生而装B的金融术语,成为了人们每天接触的菜场热词。言必谈创业,创业必谈O2O,已经成为了商业领域中的常态,而资本市场更是将大量热钱注入到其中。
好日子持续了足足有一年的时间。2015年下半年,中国的O2O产业迎来了发展过程中的拐点。如同割草一般,O2O企业成群结队地宣布死亡。
在O2O产业发展的路上,前面是累累白骨,后边是懵懂的新晋者,而中间,是一群在资本的加持下,游走在死亡边缘而又踌躇满志的创业者。你会听说,一个青年几个月成为亿万富翁,但不会知道几百万青年倾家荡产;你会听说,现在是全民创业,但不会知道创业失败率是95%;你会听说,中国有21匹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创业公司),但不会知道其中没有一家是赚钱的。
在验尸的过程中,死因一栏都清清楚楚的写着:资金链断裂。好好的一个孩子,是活活饿死的。然而,当我们回顾这些企业短短的一生之后,会发现,资金链断裂是死因,却不是病因。
这些企业最终走向死亡,和他们的诞生,其实都归于一个原因——伪需求。资金链断裂,恰恰是需求被证伪的表现。
我们无需对伪需求做过多的定义,毕竟字面意思已经能够充分反映它的内涵,也许,对伪需求做一个分类,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分析更有意义。
“伪需求”的四种类型
1“需要”不等于“需求”支付意愿不足型伪需求
把用户的“需要”当作需求,是一多半O2O的死因。
你需要足不出户就能吃到新鲜的水果么?
你需要足不出户就有人来帮你洗车么?
你需要足不出户就有人帮你接送孩子么?
你需要足不出户就有人为你……么?
当然需要,如果不用买单的话。
需要和需求直接的区别就是,需求不仅仅是需要,还有愿意为之支付成本。对很多人来说,足不出户是需要,但他们绝不会承担在家消费与到店消费之间的成本差,这就是伪需求。
最典型的就是蔬菜、肉类生鲜配送O2O。人们到店购买,可以进行挑选,因此购买的蔬菜与肉类的品质,通常高于平均值——至少购买者自己是这么认为的。那么,他们对上门配送的产品也有着相同的预期,如果让他们买账,就必须提供质量优于平均值的产品。
而另一方面,他们认为,或者说在此类O2O模式的教育下认为,他们无需为之额外付钱。这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要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另一方面,又不能让消费者支付额外的成本,而产品提供方又要坚持自己的利润。生鲜产品高损耗率造成巨大的成本,依托第三方物流需要钱,自己建仓储物流中心也需要钱。怎么办?就只剩下补贴了。
因此,在生鲜配送红火的背后,有着一个根本的原罪——那就是生鲜上门仅仅是个需要,不是一个需求。即使形成了市场,这样的市场也不是供求关系的产物,而是单纯依靠补贴建立的。想着市场成型后,减少或者取消补贴,那么整个市场也会随之毁灭。更何况在今天的补贴军备竞赛中,谁率先取消补贴,就会立刻出局。
与之类似的还有早餐配送。早餐客单值较低,根本无法覆盖配送成本,只要人们不接受更贵的早餐,这种模式就永远只是需要,不是需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呆鹅早餐”。呆鹅早餐可以说在死掉之前,都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推广好,用户多,粘性好,唯一的问题就是,不赚钱。用户越多越赔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同理,零食配送、水果配送,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与之类似的还有上门洗车类O2O。一元洗车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业标准,这种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模式,除了倒闭没有别的结果。
2我要一个旅的人,不要一个女人消费情境误读型伪需求
若干年前,马云深感电商的物流之痛,反手做了菜鸟网络,遂有天网地网之说。另一个大佬王卫,虽贵为物流业王者,亦受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特点所累,反向做了电商,2014年,顺丰嘿客诞生。
今天,顺丰嘿客早已尘归尘,土归土。10亿元烧光,店面关闭殆尽,连官网都已无法访问。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因为,哪怕在顺丰嘿客最为锐意进取的那几个月,对于多数终端消费者而言,那都是一家一生只去一次的店。
该项目的思路是这样的:仓储货运和落地配是物流业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