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聪慧过人,颖悟超群,本该在乱世三国中尽展才华,辅佐一任贤主,然而他的大老板曹操,竟认为他是“鸡肋”般的存在,最后将其杀死。这段情节恐怕妇孺皆知,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作为优秀员工的杨修,会被曹操杀掉呢?
幼时读三国,觉得杨修死得冤,会杨修之死感到惋惜,甚至以此为曹操生性多疑、滥杀无辜的佐证。时至今日读来,不得不思考其中上位者的智慧。
杨修的智力过人,非常聪明,上知天文,下查地理,懂奇门,会八卦,可以说是一个奇才。但是杨修恰恰忘记学习一门人生的必修课,那就是领导者的心态。
领导,作为一名成功人士,曾经遭受过多少坎坷,又遭受过多少艰辛,还遭受过太多旁人的冷眼。在创业阶段流过的汗,淌过的泪,吃过的苦,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功后承受着太多的压力,面对着太多的困难,忍受着太多的指责,诸如此类,都非常人能感同身受的。
领导者不缺钱花,也不缺衣穿,唯独缺少的就是他人的认可,希望的是别人来赞美他几句,哪怕是违心的,起码让他觉得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然而,他们的成功仅仅招来了他人的嫉妒和排挤。因此,领导者总是与生孤独,他们不能要求别人对他们极尽赞美之言,但要求下属认可他,赞美他并不过分。然而,杨修,并不赞美曹操,还处处跟曹操作对。
有一天,塞北来的人给曹操送了一盒酥,他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置之案头。大家互相传看,都不解其意。杨修看到后,二话不说拿起来就吃了一口,然后又让大家来分吃,众人踌躇不前不敢伸手。杨修说这盒上不是明明白白地写着“一人一口酥”吗?
事后杨修对曹操说:“一人一口酥,是丞相的命令,我们怎么敢违抗呢?”曹操虽然满面笑容,可是心里却更加嫉妒杨修的才能,决定找机会除掉他。
杨修的才能引起了曹操的嫉妒,曹操这么做,不就是想让下属赞美几句么,然而杨修自恃聪明,太不给曹操面子了。
无独有偶,曹操建造花园时,动工前工匠们请曹操审阅花园工程的设计图纸,曹操看了什么也没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解其意,忙去问杨修。杨修说:“丞相嫌园门设计的太大了,”工匠们按杨修的提示修改了方案。曹操见改造后的园门,心里非常高兴,问工匠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心意的,工匠们说多亏了杨主簿的指点。曹操口中称赞杨修,心里却嫉恨杨修的才华。
有话不明说,这是领导显示其尊严的一种手段,当下属无法猜出的时候,领导再给予解答,这是属于领导者的小傲娇,作为下属,一定要满足老板这点小心思。明知而不说破,但却时刻满足上级的心思才是下属的智慧。
但杨修不懂,他每次都将曹操的谜底揭开,让曹操觉得自己在下属面前失了面子,身为领导,自然难以忍受。
此时,曹操对杨修只是起了杀心而已,但真正令曹操决定杀死杨修的原因却是杨修介入了曹氏家族的政治斗争之中。
曹操要在两个儿子中选出一个来继承大业,曹丕和曹植都是可造之材,曹操有心考核一下他们的能力,这是关系到曹氏江山的千秋大业。结果杨修,偏要给曹植出谋划策,严重影响了曹操对他们绩效考核的真实性,从而误导了曹操的选择方向,于是,曹操认为,杨修罪不容诛!
曹植的落选,和杨修有直接的关系,杨修难辞其咎!杨修的魔爪已伸向了曹操的家庭,破坏了曹氏的父子关系,杨修无情的撕下了作为上位者曹操的隐私面纱,此乃为人下属者的大忌。
时所周知,曹操爱才,求贤若渴。祢衡嚣张,当众脱光衣服,敲着鼓骂曹操,曹操没有生气;徐庶之母当众数落曹操的不是,还用砚台打曹操,曹操还是没有生气;曹操待关羽如同至亲,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还把赤兔马给他,但他还是弃曹操而去,曹操仍然没有生气。
他们这些行为,曹操都可以忍,唯有杨修,让曹操忍无可忍,因为杨修是曹操的下属,是曹操一手栽培出来的,然而杨修恃才放旷,不得不死。曹操对杨修杀心已起,唯独缺少机会。
曹操带兵去汉中攻打刘备,久战不胜,反而损兵折将,当时确有退意,可是并没有表态,而杨修却自作聪明,把曹操的口令“鸡肋”引申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说曹操要退兵,搞的军中将士心无战意,曹操被逼的没有选择了。
作为领导,怎么能被下属左右?杨修之死真实应了那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杨修最后落得身死的下场,不就是眼中没有“领导”概念。敢拿领导“开涮”,敢挑领导的毛病,还敢违抗领导的命令。
杨修固有惊世之才,只可惜过于锋芒毕露,而且都是些小聪明,不足以成大事。他挑战曹操,唯有死路一条。曹操生性多疑,不会养一个会猜自己心思的人在身边,这是个危险炸弹,非杀不可。
俗话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你偏要摸,就是在自寻死路!杨修之死给了人们这样的启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