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以来,中国营销一直备受质疑,质疑通常是拿跨国公司的营销与中国企业营销对比,然后证明中国营销是“落后的”。
然而,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在快速成长。我们总不能说中国经济“宏观上是成功的,微观上是失败的”,也不能说那些快速成长的企业“在方法上是错误的”。于是,我和金焕民老师开始为中国营销辩护,并总结为“中国式营销”。
大约5年前,当《中国式营销》出版时,我们就意识到,中国需要新营销,并且一直在苦苦思索新营销是什么。
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营销,与跨国公司营销在表象上有两个重大差别:第一,主流产品体系的差别;第二,营销方法的差别。
主流产品体系的双低现状。
一直以来,中国有两个产品体系,一个是“代工”的产品体系,产品符合西方主流品质标准和价值标准;另一个是“内销”产品体系,产品满足国内主流品质标准和价值标准。
“中国制造”占领世界,说明中国的制造能力能够满足世界标准。某段时间,“出口转内销”甚至是某种价值标签。然而,中国国内的品质普遍受到质疑,这里固然有不良厂商的非法行为,但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普遍现象,是中国一轮又一轮消费“启蒙”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价格到底,品质到底线。”—中国各行业的产业集中过程中,最后的胜利者的主流产品基本如此。
“价格战”曾经广受质疑,我们一直认为是中国产业集中过程中的必然,“价格到底”有助于完成一个行业在中国的快速“启蒙”,让收入普遍不高的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得起”。同时,“价格到底”也是行业整合最有力的武器,它的基本作用就是让那些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消失了。
当然,“价格到底”的结局,必须伴随着“品质到底线”。
“品质到底线”是指品质已经到了国家标准和消费者能够承受的底线,它在本质上与“假冒伪劣”不同。
营销方法的差别:“挥霍资源”的资本。
这源于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出身”不同:
跨国公司是“资源挥霍性营销”,因为他们进入中国市场前已经“功成名就”,当然要局势稳定资源的优势,其表现就是“高大上”的品牌营销。
中国式营销总体上讲是“资源积累性营销”,因为“白手起家”的中国企业没有资源优势,“边赚钱,边发展。”所以,中国企业流行的是“深度分销”、“渠道为王”、“终端为王”等。
那些曾经被贴上“央视标王”标签的“资源挥霍性”的企业,多数缺乏持续“挥霍资源”的资本,只能是“赌徒”式的“资源挥霍”。
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总体是不成功的。在中国成功的跨国公司一般有三类企业:
一类是在技术上有中国企业不可替代的优势,如GE等;二是在低价值产品类上的象征型企业,如苹果;三是在主流品质营销方法上“接地气”的企业,如可口可乐提出的“3A策略”(买得到、买得起、乐得买)。
中国式营销可以总结为两点:从产品上来说,提供最基本的大众满足;从营销手段上讲,在渠道体系(商业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努力做到更快更好的接近消费者、满足消费者。
如果有人说跨国公司的营销是1P(产品、品牌)营销的话,中国营销就是3P营销(价格、渠道、促销)。
可以说,在中国成功的企业,基本做到了“2A策略”,即买得起(价格便宜)、买得到(渠道建设)。因此,只有中国才会出现“渠道驱动优先于品牌驱动”的现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