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新常态与经济转型
第二节 工业化后期的传统产业 之二
二、经济转型: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
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认为,
我国经济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国际市场没有大的起色,稳增长难度加大,一些领域仍存在风险隐患。
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农业基础薄弱。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不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不进行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就难以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一)对当前经济发展情况的判断
中国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或经济转型,在前几年只是走过了上半场,遇到的主要是认识问题,即如何调整由来已久的高增长思维定式。
2014年10月份以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经济的转型开始进入下半场,短期内经济过快下滑的风险加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可能超过以往。
2015~2016年很可能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一个触底期,一个值得关注和争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转型再平衡。
具体地说,就是在避免增速快速下落的同时,实现平稳触底,并转入稳定且可持续的新的增长平台。
要实现转型再平衡,我们认为需要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高投资触底。
以往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主要依托于高投资,而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可以解释85%左右的总投资变动,其中制造业投资只有直接依赖于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投资以及出口的增长。
所以投资的增速触底,通俗称为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这三只靴子要落地,
目前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这两只靴子已经相继落地,房地产投资也开始回落,
当然现在是一个分化的态势,我们认为有较大的可能性实现比较平稳的软着陆。
第二个条件就是严重过剩行业的退出和重组大体完成。
标志是低效企业关闭货币重组,产业集中度提高,严重过剩行业的价格主要是PPI指标开始回升,相关企业逐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