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海娜(Grenache)的故事,简直是电影般的情节。开头总是很美好,中间则跌宕起伏,最终再迎来大团圆的结局。歌海娜这个品种,如今正越来越吸引人们注意,但之前,却并非一直如此……
澳大利亚歌海娜的历史,几乎与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历史同龄,当这个国家刚刚开始真正进行葡萄种植的时候,歌海娜就在这里开启了它的新篇章。歌海娜是James Busby于1832年带来澳大利亚的。Busby出生于苏格兰,1824年随着家族移居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New South Wales)的时候,年仅23岁。
在来到澳大利亚之前,他就曾学习了很多有关葡萄酒的知识,还曾在1831年游历法国和西班牙的重要葡萄酒产区,做了相当多的笔记,而这些记录在1831年被集结成《西班牙及法国一些葡萄园的旅行日志(Journal of a Tour, Through Some of the Vineyards of Spain and France)》一书出版。在这趟旅行中,他收集了许多葡萄藤的剪枝,将它们与苔藓、沙子和泥土混合在一起,运到澳大利亚。这些葡萄藤中,最终有363枝活了下来,被种植在悉尼附近的花园里,而歌海娜就是其中之一,并且从新南威尔士州扩散到了南澳州(South Australia)。据有记载的资料显示,最早的歌海娜葡萄园于1838年种植在麦克拉仑谷(McLaren Vale)。
歌海娜的故事在澳大利亚自此开启。到了1862年,当时著名的葡萄酒评论家之一、来自阿德莱德(Adelaide)的Ebenezer Ward,认为歌海娜“比任何一个品种都长得好”。它在南澳州找到了新的家园,这里温暖干燥的气候,与它熟悉的地中海气候颇为相似。
跌宕起伏的故事
从全球范围来看,歌海娜是种植最为广泛的红葡萄品种之一。它在气候温暖干燥的法国南部及西班牙尤为成功,有一部分原因是它们在灌木式(bush vine)栽培时成长更好。不过除了在教皇新堡的混酿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外,它很少焕发自己的光辉,而往往被视为“老黄牛”般的存在。不过它的确是十分“靠谱”的老黄牛,即使是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也能保持漂亮的酸度。因此,它当时在澳大利亚十分受欢迎,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加强酒风靡澳大利亚之时(1960年,80%的澳大利亚葡萄酒都是加强酒。)
而自从20世纪70年代之后配餐葡萄酒风潮出现,形势对歌海娜就不那么友好了。1979年,澳大利亚收获了72000吨歌海娜,不过到了2012年,这个数字只有15000吨。由于澳大利亚葡萄种植面积其实是在增长的(到20世纪90年代已经翻了一倍),歌海娜占据总种植面积的百分比实际是下降的,如今大约为1500公顷,占总体种植面积的1%。
而当人们开始关注澳大利亚冷凉产区的葡萄酒,经典温暖的南澳州产区逐渐没当初那么吸引人们眼球,歌海娜就更没那么受待见了。即使是在南澳州,人们的注意力也主要集中在结构更宏大、果味更浓郁的设拉子(Shiraz)甚至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之上。在上个世纪80年代,麦克拉仑谷(McLaren Vale)最出色的酒庄之一Wirra Wirra还将他们著名的混酿酒款Church Block红葡萄酒(首次酿造于1972年,其中有70%歌海娜)中的歌海娜换成了赤霞珠和梅洛(Merlot),这也反映了当时,时代传达出的信号。
巴罗萨谷
不过近年来,歌海娜的运道似乎又回来了。人们开始讨论歌海娜,而且在这个品种的两个重要产区:巴罗萨(Barossa)和麦克拉仑谷,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拥有相当特别的财富——他们有不少老藤歌海娜!
‘南部的黑比诺(Pinot Noir)’
歌海娜酿出的葡萄酒颜色不深。Torbreck酒庄的David Powell,就曾说歌海娜是‘南部的黑比诺’。他说得没错。它出产的葡萄酒,颜色较浅,香气妖娆,风味优雅而丰富,同时也具备新鲜度和漂亮的结构。从这个角度说,歌海娜这次“赶上趟儿”了,因为整个澳大利亚葡萄酒目前的潮流,就是从深邃浓郁、果味甜美充沛的红葡萄酒,转向更轻盈易饮、更具个性的红葡萄酒。从酿造的角度说,使用整串发酵、在大橡木桶中陈年、使用旧橡木桶等等,这些酿造手段似乎都与歌海娜这个品种十分“合拍”。而最终酿造出的葡萄酒,柔顺而优雅,易于入口、易于配餐。现在,酿酒师们逐渐发现歌海娜的天赋是酿出优雅的红葡萄酒,很少再用来酿造它不擅长的风格。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