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燕窝,不是一般百姓能吃起的。有的人能买得起,但自己也是要送人,这就应了那句话,吃得不买,买的不吃。燕窝又称燕菜、燕根、燕蔬菜,为雨燕科动物金丝燕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形似元宝,窝外壁由横条密集的丝状物堆垒成不规则棱状突起,窝内壁由丝状物织成不规则网状,窝碗根却坚实,两端有小坠角,一般直径6~7厘米,深3~4厘米。主要产于我国南海诸岛及东南亚各国。燕窝因采集时间不同可分为三种:1、白燕:古代曾列为贡品,故又称宫燕;2、毛燕;3、血燕。燕窝的营养较高,含50%蛋白质,30%糖类和一些矿物质。是中国传统名贵食品之一。
关于“血燕”的风波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口水仗”。送者为满足隐秘所求,对燕窝价格自然体现出“需求刚性”;收者,多半也被高档营养品的营销故事灌了迷汤,彼此影响,风气蔚然,更令燕窝在礼单上的地位居高不下,也维系了燕子口水里的整个隐秘产业链。
燕窝在礼单上的顺位居高不下
燕窝江湖
中国人以燕窝入药、进补,源远流长。然而现代,对于这燕子的口水,营养价值几何,是否果真“圣药”,争论也不息。这一次捅了大娄子的,是燕窝中尤被推崇的“血燕”,传说中血燕是金丝燕以为鸟巢还没有建造好,所以忍着不产卵,啼血而成,因而异于常见的“白燕”,呈血红色。啼血而成的燕窝,滋补作用自然也更胜通常燕窝一筹,这也是显见的联想,所以弥足珍贵,价格也远胜寻常补品。然而今年7、8月间,浙江全省工商机关集中开展了血燕专项清查行动,据其发布的抽检报告,流通领域的血燕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不合格率100%。据初步统计,此次抽检涉及浙江经销商491家,血燕20万克,约3万多盏,平均亚硝酸盐含量达4400毫克/千克,最高甚至超过10000毫克/千克,是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350倍之多。
“血燕”安全问题,范围之大、程度之深,远超消费者想象。这显然已非某类、某批产品的质量问题,而是整个产业链的深度污染。多数人都会同意,论其复杂和神秘,营养品市场完全当得上“江湖”二字, 而这个检测结果,则无异于一颗深水炸弹,注定掀起惊涛骇浪。亚硝酸盐虽然在食品中(尤其是各类腌、熏肉类中)并不罕见,但却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人体内长时间积累,对细胞基因的破坏将导致癌变。如果摄入亚硝酸盐3克以上,就将达到致死剂量。而这次抽验的结果是,“血燕”的平均硝酸盐含量就达到了4.4克/千克之多。
这样有害的物质,显然既不可能来自燕子的血液,也不可能来自燕子的口水。事实上,坊间传闻,中国市场上的“血燕”基本都是人工染红的假“血燕”,具体的做法是,将鸟粪发酵晒干之后,埋入普通白燕,以取暖器对其加热烘干。一周后,“白燕”便会变成红色,身价翻几番,成为“燕窝”中的极品。而这次查到“血燕”亚硝酸盐的严重超标,坐实了这个令人不安的传说,鸟粪中含有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形成亚硝酸盐,商家普遍造假,解释了“血燕”不安全的原因。
商家何置职业道德于不顾,铤而走险,必有其原因。中国市场之于燕窝行业的地位,独一无二。30年间,在燕窝重要产地的马来西亚,燕窝价格已经增长超过100倍,皆因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据马来西亚国内的行业数据,该国每年燕窝产量达到60吨,90%以上的出口地是中国。与其相矛盾的是,根据中国海关方面的资料,2008年从马来西亚进口的燕窝是0.379吨,2009年是6.218吨,2010年是8.689吨,2011年1至6月是5.068吨。两相比较,可见在九成出口中国的燕窝中,又有九成是通过地下渠道进入中国市场,其真伪、质量自然难有保障,而法定的检验检疫程序,自然也就欠奉。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