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著名的主持人讲过这么一句话:一个单位要靠打卡来管住员工,说明这个单位是在走下坡路了。意思不难理解,一项作为本应为管理服务的制度,竟成了一个单位盛衰的标志。
相信大家对这句话的认同度会有千差万别,见仁见智。只是,作为HR而言,不应该太过轻率地给这项制度判了死刑,何况目前还有太多单位在实行考勤打卡,虽然打卡效果不容盲目乐观。
一项制度能够在一定范围存在,应该有它的合理性。对于HR而言,应该去思考这项制度适合的土壤,以及怎样去运作才能够尽可能防止这项制度所带来的弊病,最大程度发挥它作为管理手段的价值?
首先,要研究考勤打卡的适用度。考勤打卡,不是所有单位都适合采用,当然,也不是所有单位都不宜采用,应该有所针对,区别对待。
对工作时间有明确要求的单位适合考勤打卡,比如教育机构、餐饮行业;承担对外服务的单位适合考勤打卡,比如政务中心、银行;体力性质的工作岗位比脑力性质的工作岗位更适合考勤打卡,比如车间操作工比研发人员更适合;单位需要整顿风气、严肃纪律的时候适合考勤打卡,比如近期单位员工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总之,结合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取之或是弃之,而非一概而论是行或是不行。
其次,要注重考勤打卡的效果。考勤打卡只是管理手段,不是管理目的,切不可本末倒置,忘了初衷。
如果单位要实行考勤打卡,并不是简单地安装一台打卡机完事。实行考勤打卡,谁来牵头,哪个部门负责落实,哪些部门需要配合,哪些部门需要参与,是否需要设定试运行阶段,是否需要开动员大会,考勤数据的实际用途,配套的管理制度、纠错反馈机制等,都是在实行考勤打卡前需要明确和落实的问题。
现实中,很多单位盲目跟风实行考勤打卡,到最后往往流于形式,干部职工打与不打一个样,早打与晚打一个样,领导不带头执行,员工懒散式执行,考勤打卡数据对奖惩影响不大等。如此考勤打卡,既实现不了提升管理水平的初衷,更会影响HR部门的威信,还必将落得个劳民伤财、负评累累的结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