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几大酒种的终端调查,我们发现,红酒的混搭营销已经做的比较成熟;啤酒的混搭营销也是激情登场,如火如荼;黄酒的混搭营销也开始做的有声有色,可圈可点;唯独白酒行业,在营销创新和促销手法翻新方面,还缺亮点。
看到这里,有读者会说,这些年来,白酒的营销与促销一直从未间断过,一年四季,白酒都在做营销、搞促销,新产品上市需要促销,上市过后还需要促销;针对经销商需要促销,针对消费者更需要促销;淡季时候需要促销拉动,旺季更需要促销力图超越竞品。一句话,对于大部分白酒企业来说,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在促销。
读者所言不假,然而,许多白酒企业“天天促销,天天促而不销”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而且越来越普遍。促销成了鸡肋,促之无味,不促可惜。从营销模式上说,自几年前的“盘中盘”、“终端拦截”等模式流行过后,近年来没有什么创新亮点,大企业凭借自己的综合实力敢投入时间、精力、人力、财力、资本影响力稳健营销,虽无创新之处,但也不乏成功的案例,有些中小白酒企业也在营销模式的蓝海中挣扎,但却感觉到力不从心;再谈促销,近年来的白酒产品促销缺乏亮点,一直都是“买一赠一”、“降价促销”等老套路数。十年前买一瓶白酒送你一个酒杯的促销手法,能救活一个企业,而十年后的今天,买一瓶送一瓶都很难让消费者动心。
部分白酒企业,和许多在酒行业打拼多年的传统酒水经销商而言,思想僵化、按部就班、不敢创新、缺乏创意灵感等等已经束缚了他们的发展,不仅成为了他们发展的瓶颈,更把他们置身于“求发展,还是求生存”的危机境地。2012年业内流行一句话:“找外行人来卖酒!”此话正说明了部分中小企业和传统酒水经销商所处的尴尬境地。如今,“混搭营销”出现在酒行业,对于罕有涉足白酒行业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营销模式和促销方式的创新“蓝海”,具有借鉴意义和广阔的价值潜力。
一、大企业:选择“混搭营销”
混搭营销,作为未来数年新兴的、时尚的营销模式,值得白酒行业的大企业、一二线品牌企业参考借鉴。
对于大企业而言,营销创新的视野要开阔,要跳出白酒行业做营销,要把自己纵身于整个食品行业大舞台上做营销,更要把自己跳出食品行业,在中国、在世界的经济舞台上做出成功的“混搭营销”案例。
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虽然产品属性和功能差异较大,但是从营销推广角度,一定存在相互交叉的“共有消费群”,如洗衣机和洗衣粉、家电和家居用品、食用油和调味品之间等,从而为不同品牌的联合推广奠定了消费者基础。
首先,从利弊角度看,混搭营销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降低促销费用、相互促销目标市场销售业绩、推动新品快速建立分销系统、提高产品的消费体验附加值、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但是它的难点也显而易见,即合作伙伴的选择、统一活动中各自行动的统一性、各方费用分摊比例的确定等。尤其在活动执行的统一性和费用分摊上,在目前国内的商业环境、诚信度和各企业执行力普遍低下的现状下,很难有效落实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混搭营销更多的在大型企业之间采用较多的首要原因——因为大型企业的运营管理相对完善,执行力相对较高,管理层的开放和包容心态更容易与其他企业开展合作。
其次,混搭营销相对适用的类型:跨行业的混搭营销,首要考虑的必须是双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