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有三个属于葡萄酒的节日,“国际莫斯卡托日”、“国际霞多丽葡萄酒节”和“世界葡萄酒日”。今天正是莫斯卡托日,这个节日由全球酒业巨头嘉露家族庄园(Gallo Family Vineyards)发起,旨在宣传莫斯卡托这个品种,鼓励大家去尝试莫斯卡托。
而随着市场的商业化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葡萄酒节日被人们所熟知,例如4月17日的马尔贝克日、9月18日的歌海娜葡萄酒节、12月31日的香槟节等等。“节日营销”成为很多葡萄酒商家都在把握的动销契机。在很多商家的认知里,节日营销就是品牌深挖产品特性,然后贴合节日本身寓意来一场“漂亮”的品牌活动推广战役。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商家的加入,节日营销变得越来越同质化。
面对这样的局面,商家更多的变成了“花钱买吆喝”或者“刷存在”,此外,随着力度的降低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经常性降价促销的效果也只会越来越差,甚至给品牌带来负面——你不降价,消费者就不买了。
那么,节日营销真的变成鸡肋了吗?不,其实节日营销的价值仍然存在,只要我们找到“痛点”就能取得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才是“痛点”呢?就是“感情”,抒发像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的情感,这样你的产品就能得到共鸣。
问题一:如何引发消费者共鸣?
某种程度上来说,利用节日寓意来引导消费者,效果是有的,但这只能算是个“痒点”,无法从根本上引发人们的购买欲。歌海娜日卖歌海娜,香槟节就卖香槟。对消费者来说没有丝毫的兴趣可言。
这时候,我们不妨“曲线救国”,从更加“亲切”,更加“生活化”的情感出发,联系节日,引发消费者的共鸣。
例如,对于“莫斯卡托日”,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莫斯卡托”,这时,也一定有很多商家以“降暑”为卖点,推出各种“莫斯卡托礼盒”,再搭配点夏日喝莫斯卡托去暑的介绍。可什么才是“痛点”?可以是“压力”,“单身汪”回家面对妈妈催婚的压力,“不被领导理解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面对并为之苦恼的,这些“生活化”的情感不是比“喝酒”更能引发共鸣么?而在节日营销预热的前期,商家就可以将这样的“压力共鸣”释放出来。
当然,如果你问这些“压力”该如何联系葡萄酒,没关系,看看后面你就知道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