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需求决定价值,若是能充分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对销售的直接作用不言而喻,推销起来的针对性必然很到位。但是,绝大多数顾客不会主动、直接、全部告诉营业人员自己的需求所在,这就得要营业人员使些策略来推测了。
在顾客的各种需求中,或者说在营业人员想得到的各种信息中,比较直接的就是顾客的购买预算。有些营业人员也会直接询问顾客的越算幅度,可有的顾客会吹牛,说要买最好的最贵的;有的顾客会往低了说,强调自己的预算很有限;更多的顾客则不肯说,含含糊糊,面对营业人员的询问,只说是我自己先看看。
既然顾客不肯,营业人员心理没谱,介绍其产品的时候,就没法把握价格区间,也就没有一个基本的指向,只能是跟着顾客走,顾客指到哪款,营业人员就介绍哪款,无谓地浪费不少时间。
既然顾客不肯定说出主动预算,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策略,间接地推测出顾客的预算幅度所在,这个办法就是按照价格带的高低来设置产品陈列的位置。
具体来说,就是在同类产品中满找从低到高或是从高到低的价格带,对应放置产品,让顾客进店之后,可以直观的看到店内的商品是按照价格带分布陈列的。
那么,营业人员通过顾客在各个价格阶段产品前的走动速度和停留时间,可基本判断出顾客的购买预算幅度。当然了,若是顾客对每个价格点的产品都停下来看看,或是每个产品前面都不停留,来往反复走动,说明顾客自己还没有明确购买预算,还有可能只是进店闲逛的。
所谓的价格带陈列也简单,无非是按照产品价格的高低调整陈列位置即可。目前,很少有门店是按照此远侧来进行陈列设置的,往往是在同一排产品中,价格高低次序混乱,更多的是乙产品的颜色、款型、尺寸高低,或是主推、次推产品这些远侧来安排产品的陈列位置。
这个陈列原则更多的是从店方自己的管理和审美角度出发的,并没有充分考虑到顾客的感受和需求。毕竟,顾客进店看货时,也是在抓瞎,东看一下、西看一下,心里也没个准谱。同时,对于营业人员来说,顾客在店里乱转,也看不出顾客的大致预算幅度。
按照价格带陈列产品,就是建立一个规律特征,让顾客迅速知道这个规律特征所在,对于一些已经确定预算的顾客,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价格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