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是以姜黄为主料,另加多种香辛料(如芫荽籽、桂皮、辣椒、白胡椒、小茴香、八角、孜然等)配制而成的复合调味料。咖喱原产于印度,后于17世纪被来到印度的欧洲殖民者引入欧洲,继而传遍世界。下面佳酿网小编将为大家介绍4大世界主流的咖喱吃法。
公元17世纪,欧洲殖民者来到亚洲时发现了咖喱的美味,于是把这些香料带回了欧洲,继而传播到世界各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咖喱不断地与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相结合,继而演变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和吃法,现已成为全世界都熟悉的亚洲味道。本文将带领大家了解咖喱的几大主要流派,为众多咖喱控们做一下科普。
印度咖喱
印度可以说是咖喱的鼻祖。地道的印度咖喱会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调配而成,且很少加入椰浆来减轻辣味,因而印度咖喱具有强烈且浓郁的辣度。在印度提到咖哩,大多是指以肉汁或酱汁搭配米饭或面包的一种主食。
在与咖喱搭配的主食方面,随着地方所盛产农作物的不同而改变。如西印度多配以玉米或栗等所制造的面包;盛产麦子的北方则多食面包;而南方或东南方则以米食为主。印度咖哩的特殊之处在于香料的组合以及烹煮的次序,而不在于复杂的烹调技巧。
泰国咖喱
泰国咖哩分青咖喱、黄咖喱和红咖喱等多个种类。泰国咖喱通过加入椰浆来减低辣味和增强香味,而额外加入的香茅、鱼露和月桂叶等香料,也令泰国咖喱独具一格。红咖哩的主要材料是红色的干辣椒,和其他辛香料一起捣成泥糊,味道最辣。青咖哩则是以新鲜青辣椒代替干辣椒,在色泽和味道上都和红咖哩有所区别。
马来西亚咖喱
马来亚咖喱一般会加入芭蕉叶、椰丝及椰浆等当地特产,味道偏辣。当地华人、马来西亚人及印度人对咖哩的煮法都各不相同。印度人的咖喱通常都不放椰浆,配料多是蔬菜、鱼类等。而当地华人的咖哩料理为叻沙面和咖喱面包。前者是把面放入咖喱汤内,配上黄豆芽、蚶、鸡肉、长豆、羊角豆等,由于马来咖哩面为“laksa”,因此称为“叻沙”。而后者的咖哩面包就是把咖哩鸡装入面包里的简易料理。
日本咖喱
除了印度及与其邻近的各国外,日本也是酷爱咖喱的国度,在中国的超市中各种咖喱块和咖喱酱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日本的。其实,日本与印度虽然同处于亚洲,但日本人吃的咖喱却是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才由欧洲传入的。
日本咖喱一般不太辣,由于加入了浓缩果泥,所以甜味较重。日式咖哩又称为欧风咖哩,之所以称为欧风咖喱是因为其所用的稠化物为法式料理常用的奶油炒面糊。这种奶油炒面糊多用来制作浓汤。日本咖哩虽然较为浓醇,但与印度相似料理比较起来,香料味还是明显不及。咖哩除了伴饭吃外,还可以作为拉面和乌冬面等汤面类食物的汤底,这方面和其他地方的咖哩就有明显的分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