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弄人,对优质葡萄酒的感官品质标准持传统观念的佩里侬修士花了一生时间来研究如何避免香槟地区葡萄酒中气泡的产生,这种起泡酒却慢慢流行开来。在时尚之都巴黎,人们开始以喝香槟酒为潮流,有人说,酒中的气泡给人带来欢快与活力,将起泡酒经冰冻之后饮入,在闭上双眼用心细嘬时,那些有生命的气泡仿若夏夜空中神秘的群星在与人交流,令人沉醉和流连。为了和其它地区葡萄酒有所区别,人们开始直接以香槟称呼这一特殊的葡萄酒。在巴黎,香槟成为王公贵族沙龙派对中的宠儿,至于深居凡尔赛宫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据传他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几乎每餐都喝香槟,其它的酒类乃至咖啡、巧克力、茶等饮品他碰也不碰,这也许只是当时的一个商业炒作,因为为了抢占巴黎的葡萄酒市场,香槟地区和勃艮第地区各自重金请来专业的医师、药剂师为本地区葡萄酒的健康功效撰写专题文章,宣传之激烈长达百年。
名画《生蚝午宴》,反应了18世纪的法国贵族们纸醉金迷的生活,图中圆桌里座一名贵族男子手握一瓶打开的香槟,而周边众人的目光均被冲上高处的香槟塞所吸引
修道院中的佩里侬修士此时已然垂垂老矣,然而,对于酿酒作业的钟爱使他没有放弃手上的工作。既然再次发酵所带来的气泡已经为人们所喜爱,那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创造和留住酒里的气泡。没有人比佩里侬更了解起泡酒的制作门道,他开始指导年轻的修道士和村民们酿造香槟。此外,佩里侬请来玻璃吹制工匠制造更加耐受压力的玻璃酒瓶。当时的酒瓶用浸了油的麻布封口,这既不安全又不利于瓶子里气泡的保存,佩里侬开始采用软木塞和铁线加固木塞的方式封瓶,有效保留了葡萄酒中的气泡。老修士去世后的两百年时间里,后继者们在佩里侬传下的经验基础上又对香槟的制作工艺进行了一系列揣摩,包括香槟的最佳酿造品种选择、再次发酵后沉淀物的去除和降低爆瓶率工艺的研究等等,香槟的制作工艺终于趋于成熟,她是法兰西给全世界的又一份财富,无数的诗人、作家、艺术家为之陶醉。
蓬巴杜夫人,18世纪法国上流社会名媛,香槟的代言人,据传香槟杯的形状设计与其有关
- 相关内容:
-
百度搜索“遗失的葡萄酒(第二十一章)(2)”
懒人网本文地址:http://lazyren.com/html/wine/20171226/1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