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名为:“985毕业一年后,我连治感冒的钱都没有”的微信热文在某公众号里置顶推送,内容也是直指年轻人踏入社会后的艰难生存现状。文章从标题到内容都着实令人焦虑,毕竟不是985高校毕业的还大有人在。想想连重点大学毕业的人工作一年后连感冒都治不起了,那普通的大学生甚至大专生,又拿什么生存呢?
然而尽管如此,我却依旧觉得,并不是所有工作,都像网友看到的那么糟糕。文章的推送需要热度,势必要有强烈反差和可看点,但那只代表某一个人的观点或者只描述了某一种社会现状。它确实存在,但它不能以偏概全。
比如热评第一条说到:“有这么糟糕么??我也毕业一年多,而且我还不是985,211,实习那会工资3500,在魔都,和室友合租,每个月除了吃住还能结余一点点,穷是穷了点,但是也挺开心的,尤其是每个月发工资时......”再比如身边也有朋友高中毕业,依旧工作顺利,每月四五千的工资且不做苦力,还能拿钱回家贴补家里,只不过需要加班。但话又说回来,普通的工作哪有不加班的呢?这并不算不可接受的事情。
所以啊,其实工作和生活,它的确艰难,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却也充满积极的因素和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工作竞争压力大、一个人租房生活等确实不是容易事儿,但人总得需要学会独立,需要工作来实现经济独立和养活自己,太过悲观,只会带来焦虑而不是动力。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不得不提,比如一个人月收入5000,但她每个月买衣服买包就要花掉三四千,再加上房租吃饭交通费等必要费用,确实连治感冒的钱都没有了。而另一个人如果月收入也是5000,但她合理规划,不胡乱购买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奢侈品,那在正常情况下她的生活就可以过得很滋润了。因此,个人的选择也很重要,而工作,只是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能把一切都归责于工作。
所以啊,不要因为部分观念的影响,而把所有的工作都想得太糟糕,仿佛只要自己工作了就会饿死一样。工资的确有高有低,但与所选择的公司、自己能力的高低等都有很大的关联,而不是单纯地因为工作都太糟糕了。
即使是普通的工作,只要认真做,努力奋斗,养活自己也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看个人的追求和选择是否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是否切合实际。如果答案为否,那要做则是反思自己,提高自己,而非揪住某一种现象对号入座,盲目悲观焦虑。
社会已经在这儿了,它就是这个样子,人无法改变环境的情况下,选择改变自己,也是可以的。就像那篇文章中的作者一样,也许初出社会第一年会很艰难,但只要他做好选择,坚持下去,结果一定会与现在大相径庭。
毕竟,不是所有工作,都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