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从小长大的那个村子里,上小学时候,有几十个小伙伴。
从小学开始,我就是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类型的学生,也一直活在那些优秀的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
升初中的时候,小伙伴被淘汰掉了一批,剩下了十几个,升高中时候,又淘汰掉一批,就剩下了我们三个,我、刚子,鹏鹏。
最终参加高考时候,就剩下了刚子和我两个人。
填报志愿的时候,父母都强烈要求医学或者师范,因为这些职业是他们认为的铁饭碗。刚子报考了河南师范大学,而我却没有听从父母的要求,而是任性的报考了计算机专业。
因为从小就听说,刚子的舅舅是大官,具体多大的官不知道,反正村里人一致公认,给刚子安排工作没有问题,刚子的铁饭碗是端定的,而我却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
2003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刚子的工作提前都已经安排好了,他毫无悬念的回了县城,只是没有去当老师,而是进了联通公司,因为那时候电信运营商的效益好,待遇非常高,一毕业就可以拿到一千多的工资,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并且各种福利完善。
而我,虽然没有落魄到毕业即失业的地步,可是工资也只有七百左右,由于公司效益不好,每个月又要扣掉一百的提留,真正拿到手的经常不足六百。除掉租房吃饭的费用,基本月光。
2004年春节,高中同学聚会的时候,刚子和几个在县城工作的同学,显然成了东道主,个个谈笑风生,指点江山,出手阔绰。而我们这些在外漂泊,前途渺茫的人只能黯然失色。
那个年代,能一毕业立即回到县城上班的,基本都是家里有门路的,进的都是企事业部门,而像我这样,没有关系又没有钱的,回既没什么工业、也没什么公司的小县城只能喝西北风。
二
毕业之后,同学们都各奔前程,那次聚会之后,联系便慢慢的少了,虽然有QQ群,但是说话的人也越来越少。
从2004年开始,我便走上了自己的互联网创业道路,那些年都很少回老家,即使偶尔回去,也都是来去匆匆,基本没有去拜访过县城里的同学。
2013年,我开始进入退休状态,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