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一个部门主管向人力资源部门抱怨部门员工懒惰、怠工,参与闲聊的HR竟也跟着附和,跟着一起抱怨现在的员工不好管、不想着工作但要求却还不少。
这种现象、这种抱怨有毛病吗?表面上看好像没有,现在的员工确实不好管,才使得管理者们头痛不已。可是,这不是事实的全部。这样的部门主管是否合格不加定论,但是这样的HR肯定是不合格的。
管理大师泰勒在其代表作《科学管理》中指出:员工偷懒、怠慢工作的原因无非有两个,一个是员工的天性,这种为“天生性磨洋工”;第二个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这种为“系统性磨洋工”。
第一个原因比较好理解,包括泰勒、麦格雷戈在内的一部分管理大师都认为人有懒惰的天性,在此且不管这种天性懒惰的观点是否客观、正确,但是有些人相对而言确实懒惰,这是一种事实存在。
这便需要HR在招人时擦亮眼睛,如果把相对懒惰的人招了进来,就不要在事后再去抱怨员工懒惰、不服管教。考察出应聘者是否懒惰其实并不难,问题在于HR在做笔试、面试等考评时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对懒惰这个指标的测评,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测评所谓的智商、情商、业务、创新、人际、忠诚、团队等方面。
第二个原因看似不太好理解,其实现象却很是常见。这种“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指的是组织内部的管理方式不当、激励措施无效,在此背景下,即便是勤恳的员工也会在某一天丧失积极性,变得消极、怠工。
举个常见的例子:一个新人刚到一个单位,积极主动、工作热情,可是过了几年,却被发现做事慢慢悠悠、行尸走肉。这种现象就应该更多地归因于上述讲的第二个原因,可能是组织内部管理出了问题。
管理方式有问题,激励措施不恰当,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该奖的不奖,该罚的不罚,势必会让员工丧失工作积极性,从而降低对单位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并最终让员工心灰意懒。任由这种现象发展的结果便是,员工流动率比较高,至于留下来的,更多的便在“磨洋工”。
HR要善于发现和及时改善这种现象,切不可像文章开头那些HR一样,反倒去抱怨员工的不是。这种情况下的“磨洋工”一般不是员工的错,错在管理者,尤其是制定并推行人力资源政策、制度、规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