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工作、学习中,总会有一些知识点或者经验,让你一下茅塞顿开,灵感爆棚。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想不到,只是我们没看到,等看到的时候,往往能够做得更好。
这样的感觉对我来说真的是非常美妙,就是那种灵光一闪的感觉。
下面就是一些非常棒的经验和案例,蕴含了巨大的能量和启发感。细细看过去,一不小心大脑就被激活了。
1 打动用户的6个情感战术
产品忠诚,是指用户纯粹因为被动原因而持续使用你的产品(替代品太少、迁移成本太高、使用新品牌风险太大等原因)。
而品牌忠诚则,是指用户因为主动的心理原因而不断使用你的产品,比如我认可、相信这个品牌,它的下一款产品我一定优先购买。
让用户不再单纯拿你的产品当工具,拉近品牌心理距离,做法非常简单:
让你的品牌本身和产品一样,能够给用户提供某种额外价值。
1、提供购买动机
2、帮用户简化决策
3、帮用户塑造社会形象
4、帮用户强化自我认知
5、帮用户增加正面情感
6、帮用户减少负面情感
2 矿泉水也能跨界拯救纸媒
日本《每日新闻》是一家传统纸媒,为了重新提升自己报纸的影响力,《每日新闻》将自己的内容印刷在了一批矿泉水瓶子上,摆在超市货架里进行销售。
在定价层面上,这批被命名为New Bottle的矿泉水价格是其它矿泉水品牌价格的一半左右,外加上包装是报纸的真实内容,一下引发了购买热潮。
而借此机会,《每日新闻》在瓶身上放置了二维码,用户可以用手机扫码来阅读新闻。通过这招,《每日新闻》赢回了本来抛弃纸媒的用户。
在发现New Bottle的市场潜能后,《每日新闻》再次迭代,推出了捐款水,并告知用户这批水的利润将用于不同的慈善项目,比如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基金。
这个策略获得了大量用户支持,又扩大了New Bottle和《每日新闻》的影响力。
3 写出伟大文案的7个步骤
在约瑟夫·休格曼的《文案训练手册》中提到写出伟大文案的7个步骤:
步骤一:成为你计划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专家。当我深入研究产品或服务的每件事情的时候,我得到了比其他任何资源都要多的伟大创意。
步骤二:了解你的目标客户。“哪些可以激励你的潜在客户最终成为你的顾客?”“谁是你的典型客户?”了解这些能够开阔你的视野,同时激发出很多好主意。
步骤三:写下你的标题和副标题。它们必须要能抓住读者的视线,创造出足够的好奇心,促使读者可是阅读第一句话。
步骤四:撰写文案。不要为句子结构、语法和标点担心——只要开始写,并且继续写,将你脑中所有关于这个对象的事情运转起来。
步骤五:编辑文案。改正拼写、语法、标点和句子结构的错误,删除那些与表达你的想法不相关的多余词语。
步骤六:酝酿。停止编辑,将文字放在一边,出去散一下步,或者做一些其他令人愉悦的事情。
你会很惊奇地发现从文字旁边离开给你带来的好处。酝酿的时间越长,效果就会越好。
步骤七:最后看一下你的文案。你会惊奇地发现在这最后一看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精练。当然,你也可以简单地重复步骤五和步骤六。
4 星巴克的3元差价
细心的人会发现,星巴克的杯型只有中杯、大杯和特大杯,而且不管是他们的什么产品,三种杯型之间的价格差都只有3元。
这其实就是星巴克在经营客户需求方面的一种创新策略。
当你在点咖啡的时候,服务员会问你,先生,你是要中杯,还是大杯,很显然,你认为大杯就是最上面那个,并且只比中杯多3元,你就会回答“大杯”。
这个就是人性,人的大脑意识中往往只有有“大中小”,只要是三个东西放在一起,大、中、小会自动打上标签,才不管下面写的字。
尤其是和其他人一起时,虚荣心的作祟,会使你完全忽略这仅仅3元的差价,直接选择“大杯”。
我们经常认为自己是理性的,其实并不是,当我们在选择“杯型”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自己能否喝得下这么多,而是盲目的考虑买哪个更划算,多3元可以多那么多,特大杯肯定是更划算的选择。
客户就是这样把自己的价格锚点一步步拔高,服务员没有引导你的消费,而是你自己的决定。
星巴克通过这种在杯型和价格上所做的创新,放大了人们的需求,虽然最后的结果还是喝不下,扔到垃圾桶里,但你依然觉得自己赚到了。
5 用户画像4要素
不论是做公众号还是做市场,都是要直面用户的,所以了解用户就成了最基本的要求。
那该从哪儿下手做一个用户画像?我认为就需要走两个阶段:
1)大基本面状况
地域:二三线城市;沿海陆地
性别:男女性格差距很大、何况还有中性
收入:消费水平影响品味、需求
年龄:00后不懂60后的谣言朋友圈
行业划分:做互联网和做房地产的
受教育程度:知识积累、眼界、技能都有差距
上面这些信息常见于简历或者某些分析稿,但实际上,这种画像对于产品或者内容的产出,并没有很明晰实用的指导。只知道这些,远远不够。
2)场景/标签/性格/情绪/
比如你要给自己的公众号做用户画像,可以尝试这4角度。
场景:睡前床上;上班地铁上;厕所ing…
标签:星座控;八卦控;国学爱好者
性格:逗逼;矫情;女汉子
情绪:偏理性;容易产生共鸣
为什么这些更适合做用户画像的参考内容?因为我们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真实才能打动人。
6文案中关于数据的5种表达建议
不论是起标题还是写内容,总是要求信息量。信息量当下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数据,那从数据到用户这个过程,又有哪些小技巧呢?
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有5条具体实操的建议。
1)不要在一个段落里运用过多的数据,这将为读者的阅读设置障碍。
2)改造抽象数据,让数据更形象,少一些抽象。(简单、形象的数据表达方式,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如果数据的具体信息不是很重要,“260 万美元”要比“2,611,423美元”简单清楚得多、“增长了36.7%”不如“增长幅度超过了三分之一”、“增长了98%"不如写成“几乎翻番”。
3)用比率来代替庞大的数据。不要说“58,013,261名美国司机中,有14,654,231人驾驶的是进口车”,而要说“平均4名美国司机中,就有1人驾驶进口车”。
数字越小,越容易被记住;而数字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