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商 > 运营 >
2018-07-1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懒人网

第二,经销商具备开发商务消费的优势。

过去是政务消费时代,政务消费是比较直接的,从上到下很集中,厂家做政务团购的优势,是因为他们有很多区域性的资源。但现在是商业消费时代,它是比较分散的,是碎片化、广泛分布的,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经销商在本地能够牵扯当地的人脉资源、信誉资源等,在交易行为中间扮演的角色和权重会更大一些。因此,商务消费时代,商业价值的权重不是渠道终端,而是经销商的权重将会大于政务消费的时代。经销商在开发商务消费方面会比厂家更有优势。因此,在商务消费时代,经销商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第三,建立新型厂商关系。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提渠道下沉,但渠道下沉需要基于一种新的厂商关系的逻辑来做渠道变革。在商务市场经销商的占比就比较大,像过去放羊式的厂商合作模式,给经销商一个低价,给他一些市场政策让经销商去干,那是不行的。这就倒逼企业要做渠道变革,在厂商合作模式上要做新的变化。面对经销商怎么进行渠道变革呢?要构建厂商新的合作模式,例如成立区域公司、成立联盟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然后厂家融合。现在建立新型厂商关系的问题正变得更加重要。

第四,开拓异业联盟,发展新型经销商。

团购渠道弱化,区域内商业资源占有能力成为短期内决胜关键。异业联盟可以整合其他行业人脉、资金等资源,创新合作模式与产品销售方式,如与金融、邮政、家电等行业进行战略合作。

第五,开拓白酒电商渠道。

2013白酒行业开启了“电商元年”。目前很多酒企纷纷尝试通过微博、微信等开展营销活动,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把品牌和消费者进行有效地链接,开展持续的营销。电商渠道正逐渐成为白酒销售的新出路。

发育高效率的组织模式

2014年酒企调整在组织层面要注重发育高效率的组织模式。

在组织层面,我们有这样一种判断,在黄金十年,重点考验的是企业的“销”的能力,目前,考验的则是“营+销”的能力,而未来的市场将重点考验企业“营”的能力。在“营”的组织方面,为什么在跟很多企业交流的时候,企业很多新观念、新思路听得进去,行动不了、重视不够,这是因为企业在“营”的组织发育过于缓慢。企业应进行组织层面的大胆创新,积极构建“营+销”型组织模式。

宏观层面来看,“营+销”型组织在厂家组织内部不仅是表面的组织架构,更重要的是实质的组织职能、组织效率和达成的结果;微观层面来看,则是指在区域市场厂家要承担起“营”的职能,经销商专注于“销”的职能。另外,新型渠道也要有相应的组织陪衬,作为全新组织模式一个关键部分。

2014,行业的严峻形势已不可逆转,此时,企业首先要有度过这段调整期的坚定信念,因为信心比真金白银更重要;其次就是思想的转变,不要把眼光盯在政府身上,而是把眼光盯在消费者身上,认真磨砺产品,认真与消费者说话;再者企业要真正俯下腰身做市场,了解自己的市场、了解自己的渠道,帮助经销商,与经销商一道并肩作战,共同取得消费者时代的胜利!



  • 相关内容:


  • 百度搜索“白酒行业需做好的五大调整与转变(4)”
  • 懒人网本文地址:http://lazyren.com/html/marketing/20180717/22761.html


    阅读延展

    酒企多品汇量增长(三):古井的必走之路 酒企多品汇量增长(三):古井的必走之路
    古井贡酒上市公司报表显示,2013年古井贡酒实现营业收入45.81亿元,较2012年41.97亿元的同期业绩增长了9.14%,其中白酒产品营业收入44.39亿元,同比增长9.72%。2
    白酒企业突围各有妙招 白酒企业突围各有妙招
    2013年白酒市场经历了高速发展之路上的急刹车,让很多公司懵然不知所措;2014年无论是来自媒体还是来自龙头企业的声音,让未来白酒市场发展种种不确定因素导致的
    如何避免几分钟就被客户打发的尴尬? 如何避免几分钟就被客户打发的尴尬?
    很多朋友对客户的第一次拜访既充满期待,又怀有不少忐忑,大家都很清楚,一次成功的初次拜访意味着良好印象的建立,能为下一步的合作意向打下坚实的基
    白酒公共型营销渠道策划及发展趋势分析 白酒公共型营销渠道策划及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白酒营销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价格战、渠道战、品牌战、资源战等等一系列重要的营销阶段,形成了中国白酒如今的企业版图,建立了中国白酒市场营
    社会化营销的痛点在哪儿? 社会化营销的痛点在哪儿?
    移动互联网的高歌猛进,令作为移动基础功能的社交网络,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对于广告主而言,用户在哪儿,广告就要在哪儿。社会化营销也已经成为广告主的营销标配
    移动互联网时代淘汰传统定位理论 移动互联网时代淘汰传统定位理论
    我是一个受传统广告思维训练的人。当年,4A广告公司到中国时,我是第一代员工,1994年,我28岁,已经是一家4A公司的副总裁。1996年,我离开4A公司,成立了一家电